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要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省民族地区农业工作会议在甘孜县举行
2012-08-03

(紧接第一版)我们将坚持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州第十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生态甘孜、和谐幸福甘孜的总体目标,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州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认真吸取过去工作的有益启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本取向,以举全州之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等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大力推动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快建设川藏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倾力打造高原、生态、安全、绿色农产品品牌,尽快将我州建成川西北优质马铃薯种薯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全省最大的青稞生产基地和全国一流的青稞研发中心,为美丽生态甘孜、和谐幸福甘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任永昌指出,2008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强本固基,彰显特色,农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比重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保供给、促增收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民族地区各级农业部门始终把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发展民族特需品种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全面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各市(州)、县充分发挥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禀赋独特的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特色水果、酿酒葡萄、高原油菜、反季蔬菜、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任永昌指出,回顾近年来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实践,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在今后继续坚持和发扬。一是坚持把提高粮食自给能力放在首位,围绕实现民族地区特需口粮基本自给的目标,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民族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坚持把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核心任务,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农民长远生计和持续稳定增收;三是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不断增加对民族地区农业的投入,着力构建民族地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四是坚持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农业科技援助行动,实行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联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五是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索农民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会上,州农业局以及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县、马边县、石棉县分别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全省民族地区8个市州农业局、财政局和60个民族县农业局长,州级有关部门领导和18个县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

省农业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