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升 编者按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主体是人,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体系上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既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又实现了人对人的尊重,是建设现代城市,不断推进城市文明进步,实现城市和谐的路径之一。本文作者担任遂宁市长期间,结合遂宁实际,对在城市建设中体现人文关怀进行了深入思考。当前,正值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精神之际,特刊发州委书记胡昌升同志2010年2月发表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参阅》(第11期)上的文章--《在城市建设中体现人文关怀的路径思考》,希望此文章对我州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及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人为本城市发展模式的主题是人性化、个性化、宜人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既体现人对自然的尊重,又实现人对人的尊重。新加坡现代城市建设的理念对我们城市建设中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上体现人文关怀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始终牢牢把握“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是千家万户的城市”。要注重规划的人民性,遵循社会原则,面向广大市民,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兼顾社会群体的广泛利益,以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在规划编制决策和实施管理中,切实保护好农田、水源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等宝贵资源,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避免由于超越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的盲目发展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新加坡城市处处体现了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为了保护岛屿的自然风光,将大约3000公顷的树林、候鸟栖息地、沼泽地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了营造舒适惬意的人居环境,新加坡共建大小337个公园,包括组团之间建有大型公园和生态观光带,每个镇区建有10公顷的公园,居民住宅每隔500米建有1.5公顷的公园。这种见缝插针、重视绿化的环保理念和人本精神引领当地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在空间布局上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必须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宜人的尺度,满足人的行为和活动要求,并使人们感到舒适和方便。必须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的宽度、建筑物的体量带给市民的视觉感受,打造宜人的视觉景观和城市总体风貌。新加坡的概念性规划确定以中心区为主体的星座结构,组团发展的科学空间布局,包括:绿色系统、山水系统和保护名胜古迹等城市规划。遂宁近期启动“景区化”城市建设,将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于城市绿化、建筑、街道等物质景观建设和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中。一是加强城市空间布局的景区化,做好城市物理空间规划,塑造高低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二是构建完整的旅游走廊,实现市城区景区的有机衔接。三是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增加街头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四是推进城市整体风貌的景区化,提炼属于遂宁本土的城市图形及建筑符号,启动城市CIS系统建设。五是加快推进城区各类特色街区建设,形成工艺品、服饰、餐饮、酒吧等各类特色街区,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遂宁艺术家聚集地建设。六是做好景观细部,充分考虑人的尺度、审美、活动因素,展现对人的关怀。 3.始终把民生需求放在规划之首。城市规划“民生标准”明确了城市是为全体市民而建的公共利益标准。规划中,应当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应当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从规划项目的设计、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要充分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广纳民智,体现群众意愿。要彻底改变“城市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的现象,杜绝高于公众意志的“长官意志”和背离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目前,大多数城市在规划管理中将精力放在城市宏观空间布局、房产开发等方面,对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社区规划并不重视,甚至处于缺位状态。对此,遂宁近期将启动社区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对社区构成要素的研究,搭建一个既符合现状资源特征,又满足社区综合发展需要的空间平台,健全和完善社区服务,营造社区特色和归属感,从细微之处关心市民生活。 4.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阳光度。加快规划编制和执行程序的相关制度建设,大力推行阳光规划,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新加坡政府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理性推进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决策过程。新加坡所有的规划和发展管制程序和计划都是公开透明的,规划当局制定的每一项发展规划、指导原则,都通过传播媒介、规划展览、政府宪报、对话会等途径,广泛地传达给发展商、专业人士及公众,使每一位公众和发展商都清楚它所决定的地块的土地使用和分区。近年来,遂宁大力推行“阳光规划”, (紧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