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见习记者 陈斌 八月的塔公草原牛肥马壮,绿草如茵。中国首善,康定荣誉市民、高级经济顾问陈光标不顾旅途劳顿,在州委常委、康定县委书记段毅君的陪同下来到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牧民定居点考察。等候在村口的老支书江巴达吉一见到远道而来的客人,便满面笑容地迎上前,一边紧攥着陈光标的双手,一边激动地说道:“谢谢你,谢谢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我们全体村民感激不尽,我们非常欢迎你来到我们村来作客。” 江巴达吉热情地将陈光标请进家里。这是一幢两层楼的藏式“别墅”,陈光标一进屋,看到桌上摆满了牛肉包子、坨坨牛肉、麻花、酸奶子等,笑眯眯地说:“我专程来看望你们,生活过得好吗?你的家庭、村民还有什么具体困难需要我帮助?请你尽管讲出来,我尽力帮助你们。” “我们村是牧民村,有309户,268人,在省委书记刘奇葆的关怀下,我们村是全省牧民定居的起源地,现在水通、路通、电通了,但还有100多户村民房屋简陋,需要修缮。”江巴达吉说道。 “村民的年收入如何?最低收入是多少?这么漂亮的房屋一定要花不少钱吧?”陈光标问得仔细。 “牧民定居后,牛卖了,经济收入减少了,虫草、旅游是我们村新的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偏远一点的村民年最低收入800元。我们以前逐水草而居,政府补助给每户牧民好几万,帮助我们修建房屋。现在,居有定所,冬不冷,夏不热。”江巴达吉说道。 “这个收入水平和全国持平,但最低收入令人惊讶,现在你们的收入减少了,修建房屋自己要出多少钱?”陈光标问道。 “我们在信用社贷了一些款,两年来,我们打工、卖酸奶、酥油已经还上了一些贷款,部分贫困牧民还贷压力大一些。”江巴达吉满怀激情说道。 陈光标深情地说道:“几年来,我帮助过玉树、甘孜、阿坝等地的农牧民,但是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康定荣誉市民和高级经济顾问,我将在我的微博上发布这里的情况,号召更多的人来帮助你们。下一步,我将与这里的慈善总会、招商局、民政部门、旅游部门建立对接关系,一起策划两个活动:9月20日是世界无烟日,北京将举行本公司生产的‘罐装空气’新闻发布会,我届时宣布,这罐装的新鲜空气来自康定;9月30日(农历中秋节),我将在康定举行一次‘千人宴’,邀请1000名穿着不同服饰的农牧民参加宴会,并将向他们赠送自己公司生产的大米、面粉。通过宣传,让世界了解康定,让全国知道康定,让更多人帮助你们。” “你可是我们藏区人民的‘活菩萨’,我在电视上看见你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所做的贡献让我们永生难忘。”江巴达吉动情地说,不时地向陈光标递上人参果,坨坨牛肉,酸奶子,房间里充满了欢笑、充满了友谊。 离开江巴村,陈光标在段毅君等领导的陪同下还考察了俄达门巴牧民定居点、塔公寺、康定溜溜城项目、公主桥快速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