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特别报道

第03版
特别报道

第04版
要闻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居点里欢笑多
2012-08-10

■ 曾浩 文/图

走进道孚县色卡乡勒孜麻定居点,就走进了牧民定居新生活的新画卷。该定居点距县城 65公里,是该县2010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州级示范点”。

该定居点采取“一点多村”建设布局,辖农牧村、扎瓦村、亚日村,共计242户1182人;一条长1331米、宽6.5米的主干道两旁,整齐地摆放着242幢统一规划设计的砖混结构定居房;2838米的行车道,将定居点与省道303线紧紧连接起来;长1780米、宽1.5米的步行道,让定居点更有小城镇的韵味。投资142万元新建了勒孜麻定居点幼儿园。

这些数字的堆砌变成了眼前亮丽的风景。笔者随色卡乡乡长东芝一行前往勒孜麻定居点。勒孜麻定居点地势开阔,一座座掩映在绿松青枝间的红瓦白墙牧民定居房被青山环抱、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生态广场前方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沿着顺势而建的140米长、6米宽的阶梯便可置身广场之中。广场上除了设置标准的篮球场和健身器材外,还有一个面积达360平方米的停车场,作为勒孜麻定居点标志性建筑的活动室也坐落其间。充满自豪和充满感恩的巨幅“宣传画 ” ,让定居点的大气彰显得淋漓尽致。

经过一个近500平米的院坝,我们发现了一幢近120平方米的白墙、红瓦标准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砖混结构定居房;安装在卫生间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客厅摆放的46寸的液晶电视和家庭影院,卧室宽大的席梦思床,厨房摆放整齐的橱柜、整体操作台、冰箱、电饭煲等等,处处都彰显着七美仁真新家的现代生活气息。说话间,52岁的七美仁真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我的新房比你们住的都要宽大和漂亮些吧!”他告诉笔者:“搬到定居点生活真好!新鲜蔬菜和肉食基本上一天都没断过,一日三餐也跟城里人差不多,早餐酥油茶、糌粑,中午是米饭、炒菜和菜汤,晚餐要么是米饭、要么吃面块,三五天还能洗一次澡。共产党真是太好了!每年给我们发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补贴,而且还为我们办了医保、低保。我们这里的联系领导是益西达瓦州长,在上级领导和单位的关心帮扶下,我们建立了牦牛养殖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牧民自然而然就变成了股民,如今合作社的注册资金达到了640万元。有了这个致富组织,畜产品和蔬菜肯定就不愁销路了,我们致富的路子自然也就宽广了 ……”。

刚介绍完自己美好生活的七美仁真又与笔者聊起了全州正在开展的群众工作。他说:“州委书记叫胡昌升,我们这里都知道,前段时间乡里干部天天到定居点来宣传,告诉我们全州要用三年的时间搞群众工作,党和政府要安排干部和我们认亲戚、要给我们搞幸福工程、要帮助我们脱贫致富,我们全家感谢党和政府”。

听了笔者和七美仁真愉悦融洽的交谈,色卡乡乡长东芝也不失时机的介绍了该乡的一些工作思路。他说:“下个月初,勒孜麻定居点所有附属工程就将全面完工,涉及三个村大约有80%的牧民在近期都将搬进定居房,乡上将以定居房入住工作为抓手结合群众工作全覆盖、社会化管理和庆大河开发抓好各项工作。乡党委、政府将结合旅游区位优势发展‘牧家乐’并充分利用牦牛养殖和蔬菜种植两个专合组织带动定居点牧民增收致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