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记者 张忠 盛夏时节,毗邻213国道的松潘县川主寺镇牧场村里,做客草原“藏家乐”的游人络绎不绝。“不仅住上了好房子,增收致富还多了条门路。”说起定居以来的新生活,牧民们的脸上写满了笑意。 “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走四方”,曾是四川边远藏区牧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着眼解决藏区民生突出问题、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2008年10月起,四川省委、省政府在藏区陆续组织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三大民生工程”。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规划4年内投资180多亿元,建设1285个定居点、1000多万平方米定居房,解决10万户、50万牧民的居住问题。截至今年7月,此项行动已解决9万多户、40多万牧民定居问题。 长期以来,藏区群众放牧时使用的简易帐篷面积小、内部设施简陋。结合定居行动,四川向每户牧民无偿提供保温、隔热、阻燃、防雨雪的新型帐篷,并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在帐篷内配备折叠钢丝床、多功能组合桌等“九件套”,购置资金由政府补贴2/3。截至去年5月,10万顶新型帐篷已全部发放到牧民手中。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