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电站在建厂房。
水电是一种生态能源,也是我州“支柱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更是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强大动力,我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做好移民和环保工作的前提下,培育壮大水电支柱产业,打造水电产业集群,提高水电开发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两江一河”流域大中型水电项目建设,稳步有序开发小水电项目的水电开发目标。
奔腾的江河,丰富的水能,使我州占据了有利高地,这意味着甘孜经济发展具备顺势而为的强大动力,具备持续发展的强劲潜力。盘点我州得天独厚的资源家底,水能资源当之无愧是我州的第一资源,水电产业是名符其实的第一产业、水电经济是理所当然的第一支柱、水电企业更是无与伦比的第一资企业。流金淌银的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3729.21万千瓦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占全省30%份额的“大蛋糕”,如此优势资源引得众多优势企业纷至沓来,开发热潮在康定、泸定、丹巴、九龙等县翻卷,在雅江、乡城、得荣、巴塘等县升腾,“水电银行”的强劲助推,使得我州近年来经济始终保持了两位数增速,地方财政收入更是扶摇直上,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不甘落后的甘孜州奋起直追的铿锵脚步
■ 本报记者 秦松
“水电银行” 成就辉煌
站在泸定电站旁远眺,一座雄伟的大坝就像一位巨人似的,勇敢地拦住了大水。轰隆的机械声、哗哗的流水声、湖面波涛声,奏响了水电的前进之曲!
“泸定水电站是甘孜州第一座被核准并率先建成投产的大型水电站。在建设中,我们始终贯彻”绿色水电”、“生态水电”、“民生水电”、“和谐水电”的思想主题。”泸定水电站负责人如是说。泸定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378米,总库容2.195亿立方米。规划装机容量92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37.82亿千瓦时。
我州是全省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5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4130万千瓦,占全省的34.42%。在全国市(州)一级地区中排位第三,列四川第二位。近几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州水电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全州水电建设实现重大跨越,思路发生重大转变,投入大幅增加,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惩防体系建设取得初步进展,水电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水电资源开发蓬勃发展。
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发展的根基,具备持续发展的强劲潜力。2009年,我州继江边电站以后第二个大型水电项目泸定电站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2010年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省发改委汇报工作,通过共同努力,于11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通过,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我州第一个超百万级巨型电站——大渡河长河坝电站;2011年元霄节这一天,国务院又批准了大渡河黄金坪电站开工建设;2012年1月省发改委正式核准了三岩龙电站。据统计,从2008年到今年上半年,全州共核准水电项目约58个,装机容量约600万千瓦,其中大型项目3个、中型项目11个、小型项目44个。同时我在建项目规模空前,截止今年2月底,全州开工建设长河坝、泸定、黄金坪、猴子岩、江边五座大型水电站,在建丹巴吉牛、关洲、乡城洞松、娘拥、得荣去学、九龙溪古、雅江葛达、康定金源、金坪等中型水电站以及一批小型水电项目,在建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左右,在建规模达到我州历史新高。
近年来,全州生态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50%,在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五年,全州水电能源产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将继续高歌猛进,为全州发展生态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勇闯难关后 全盘皆赢时
“全州水能资源富集,技术可开发量3700万千瓦,但开发利用率不足10%。”在十一届州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上,州长益西达瓦准确地指出我州水电开发的短板。审视差距,勇于挑战,面对令羡慕的丰富资源和发展现状的巨大反差,迫使用权我们在理性思考中完善发展思路。
资源优势只有在开发中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敢于面对和善于破解。然而,如何找寻破解这一系列问题的“金钥匙”?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有序发展能源业决策很快敲定。
今年,我州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在建水电项目进程,按照全州“两江一河”水电开发暨移民工作会和全省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加快建设长河坝、猴子岩、黄金坪3座“两江一河”干流大型水电站,溪古、吉牛、关洲等“两江一河”支流中型电站和拉角沟一、二级等“两江一河”支流小水电站。3月,在到康定、丹巴检查“开门红”工作完成情况的过程中,发现长河坝、黄金坪电站年度投资计划仅为25亿元,与州政府下达的41亿元目标任务相去甚远。为此,州长益西达瓦亲自带领工作组赴大唐国际北京总部沟通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47亿元。6月初,根据前期全州重大项目工作组在督查过程中发现南部水电项目推进迟缓的问题,州政府副州长带领工作组到稻城、乡城、得荣、巴塘、理塘专题调研,组织相关县政府、水电开发企业座谈,针对目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场提出解决办法。
同时,为加快推进“两江一河”干流项目前期工作,针对不同流域、不同业主,分别建立了水电开发协调机制,通过加强沟通协调,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切实加快了雅砻江中游两河口、牙根一级、二级、楞古、孟底沟5个梯级电站前期工作,并将上述电站前期工作请示上报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转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尽快批复。力争年内核准两河口水电站;力争牙根一级完成预可工作,牙根二级完成实物指标调查;楞古电站完成预可工作;孟底沟电站完成预可工作。为进一步强力推进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在叶巴滩、拉哇、苏洼龙取得前期工作路条后,又将岗托、波罗、巴塘、昌波开展前期工作请示上报发改委、省能源局转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6月10日,益西达瓦州长带领工作组与华电金上公司高层到实地进行调研,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电开发进程。
今年上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协作下,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快速有序发展能源产业能源产业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全州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据了解,今年我州生态能源投资计划达153.88亿元,上半年,我州能源建设完成投资40.32亿元。我州生态能源产业正在发展壮大,凸显出了生态能源产业的支撑作用。
开发再生能源 迎来广阔前景
我州太阳能资源理论可利用量约5600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约1000万千瓦。甘孜州风能资源可开发量约1000万千瓦左右。地热能、生物质能也具有产业开发的潜力。
为更好做好可再生能源开发,我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历史机遇,在高度重视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水电资源开发,大力培育水电产业,把甘孜州建设成四川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水电基地;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增强电量外送和自身能源供应能力;加快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努力实现“1211”战略。即:一个主体(全面壮大水电产业)、两翼齐飞(积极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一个保障(建设全州坚强的统一电网)、一个目标(打造全国能源第一州)。
目前,我州太阳能发电已启动首批5万千瓦装机前期工作,风能发电尚未正式启动。按照到2015年,全州水电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完成“十二五”期15万千瓦配额,风能发电实验性开发5万千瓦装机,建成以“新甘石”电网联网工程、丹巴、乡城500KV输变电工程为代表的骨干电网的目标。预测到2015年,全州生态能源产业投资总量约10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