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周4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和为谐
2012-08-19

■佟晨绪

在古巴,有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那里的渔民捕鱼时只需撒开网,静立于水中,如守株待兔般等待便有大收获。我们不禁疑问,难道鱼都是自动游入他们网内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是海豚充当了他们的助手。

每当黄昏之时,海豚就会游到古巴近海区域,因为它们知道渔人要撒网了。海豚们只要把附近的鱼赶进渔网,渔人收网时会把一部分小鱼作为对海豚的 报酬。得到好处的海豚第二天仍会充当渔民的助手。海豚像是渔人们放养的家畜,在和谐的关系中双方互利。是谁刻意驯养了海豚吗?不是的,这样的传统已经有好 几千年了,仿佛是上帝的安排。

我们可以感叹:原来人类与动物可以如此和谐相处!子曰:和为贵。自然万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一直在引导着我们,牵引着我们,从不曾分 离。中国文化的“和实生物”思想,就是“和”的原理所在。中国的茶文化,也是“和”的最好诠释。

日本的茶道过于严谨,泡茶、煎茶、品茶所分甚细,他们的茶文化已经与寻常百姓生活分离。而中国的茶道则不然。中国的茶,无一处不体现着“和” ——与士大夫文人雅士的精神之和,与巷陌茶道之和,与寻常百姓之和。我们动时观物,静时品茗。柴米油盐酱醋茶,早已融入寻常百姓生活。

我国北方的饮茶习惯有自己的特点:每人一把尖嘴小壶,内置半壶茶叶,围炉而坐,即冲即饮。如此与生活和谐的饮法是有根源的:在古代,僧人出行时会带一把小壶,内置茶叶,遇泉处冲饮,可提神静悟,后来寻常百姓亦袭此风。我国北方饮茶习惯决定了和日本人端庄严肃的饮茶习惯迥异。中国的茶文化更体现了一种和谐,一种与生活的贴切,这是茶道的精髓。

茶之味沁人心脾,茶之“和”让人深思。也许,正是这种一直流传着的“和”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和”的品质。我们一直崇尚寻求与自然、与人、与文化的和谐相处。那么,让我们先从自己开始,主动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热心伸出温暖的双手,用明媚的笑脸温暖他人的眼瞳,不要让冷漠的城池一再泛滥,不要让你我之间的合作满是质疑与敌对。

如此,“以和为谐”将不只是纸上谈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