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阳光政务

第03版
综合新闻广告

第04版
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道317、318连接线改建工程部分路段怎么了?
2012-08-21

上图:工人们正在进行打孔灌浆处理。下图:路面出现的裂缝。

■ 本报记者 宋志勇 文/图

随着我州旅游业的不断兴旺,不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在此打工的人们,想拥有一部自己的私家车,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路况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关心的主要话题。

而如今,国道318线东俄洛至国道317线炉霍连接线二期改建公路出现破损、断裂等现象,原因何在?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该路段的新都桥上泊桑村至八美镇了解该路段破损的原因。

8月17日上午,记者乘车进入新都桥上泊桑村,当车行驶到离塔公还有2公里时,小松林口的路面就陆续有破损、裂缝出现,但车辆还能前行。离开此处,当车行驶到橡皮山上山路段K40+700-K42+200和离八美镇近3公里处时,破损、裂缝就比较严重,车辆只能绕道而行。

面对此类问题,记者采访了该项目负责人,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新都桥上泊桑村至八美镇全长38.727KM/H,已于2010年9月15日完成路面主体工程。项目经理王小军说:“连接线二期路面工程完工后不久,即出现了病害,表现为以下形式:一是部分水泥面板出现纵、横向裂缝,裂缝宽度不一;二是部分面板下出现空隙;三是部分面板由于路基沉降变形造成面板破损、断裂;四是面板接缝料脱落,杂物填充接缝;五是路面出现坑洞、麻面。”

去年2月18日至19日,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派出技术专家组到现场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情况反应造成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一是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未得到有效保护,未到养护期车辆就进行碾压,致使混凝土路面横向、纵向出现断裂和龟裂;二是高原上昼夜温差大,影响混凝土路面施工及强度,致使混凝土路面后期病害多。

据王小军介绍:“小松林口和橡皮山段地下水丰富、设计水沟深度不足无法降低地下水位,部分水沟施工时间在10至11月,水沟冻损严重,地表水通过水沟渗透路基,导致路基冻胀。2011年解冻后路基强度降低,致使部分路面出现裂缝。综合病害成因分析,由于施工单位低价中标,技术力量薄弱,加之昼夜施工,局部路段施工单位和监理现场把关不严,同时在养生期未到的情况下,确保玉树地震灾区物资保通、压缩工期5个月等造成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