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群众工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群众工作

第02版
群众工作

第03版
群众工作

第04版
群众工作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记牧场认亲戚
2012-08-28

汪堆和牧民交谈。

■ 何泽晓 文/图

8月17日,炉霍县委书记汪堆一路颠簸,来到距县城60余公里的秋季牧场开展结对认亲工作。一下车,汪堆走进敬老院里,五保户老人更洛大爷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汪堆和老人促膝而坐,汪堆紧握住老人的手用藏语说:“更洛大爷,最近身体好吗?生活有什么困难吗?”年近七旬的塔瓦村五保老人更洛大爷眼含热泪激动地说:“书记,你工作那么忙,还经常来看望我们老人些,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呢?卡卓!卡卓!”“大爷,这次我是来和你认亲戚的,今后您就是我的亲戚了。”更洛大爷听到此话,激动地说:“书记第一次来看我们时,我们都已经把书记当亲人了。”老人喜极而泣。汪堆和老人深情地拉家常、谈变化。一场小雨造访了美丽的宗塔,汪堆连忙扶起老人走进家里,老人高兴地谈着这几年牧场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临走时汪堆一再地给敬老院管理员说:“一定要用爱心、真心、热心搞好老人的服务,谁都有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照顾好这些老人。”

塔瓦村是一个纯牧业村,居住在这里的牧民世代逐水草而居,以放牧为生。近几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让这里的牧民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也圆了牧民定居的梦想。而一生和所有牧民一样生活在牧场的更洛大爷,做梦都没想到,到了晚年自己就住进了敬老院里,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大爷还清楚地记得,在去年春节前的一天,敬老院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到了敬老院后对老人嘘寒问暖,还送来了节日的慰问品。“这是县委书记汪堆。”一番介绍后,老人们知道这就是炉霍县委书记汪堆,此后,汪堆书记就成了敬老院里的常客,他给老人们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随时都可以和他联系。这几天更洛大爷更是特别高兴,他知道书记要和他认亲时,他逢人就说:“到这么老的岁数时,有了如儿子一样的好书记当他的亲戚,我真的太幸运了。”老人说,自己长年在牧场生活,大半辈子过着放牧的生活,如今住上了崩科房,有了亲人,自己算是有福之人了。

随后,汪堆徒步来到了孤儿白玛青措借住的姑妈家,亲切地抚摸着白玛青措的头询问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和书记盘腿坐在帐篷里,白玛青措一一回答书记的问题。离开白玛青措家时,书记一再叮嘱白玛青措一定要好好读书,开学时他一定来看她。听到此话,白玛青措一下就湿了眼眶,她说这么多年她无依无靠,书记如父亲般的叮嘱和关爱让她一下就有了有亲人的感觉。当汪堆来到距乡政府所在地40公里远的土登尼玛家中,看着天真活泼的四个孩子,汪堆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土登尼玛说:“今天,我是专门来认亲戚,找家门的,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就是孩子,你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书学知识,这样才是唯一的出路”。

夜幕降临时,汪堆走进了牧民央确秋季帐篷的家,只见帐篷内“九件套”生活设施摆放整齐,帐篷内干干净净,给人一种亮堂堂、全新的感觉,汪堆和大家一一握手后,大家围坐在火边,谈生产生活情况,谈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当汪堆看到央确家10岁小孩右手残疾时,详细询问了致残原因和当前状况,并吩咐随行人员对其进行拍照,以便回县后咨询医务人员,尽快为其救治。

“现在帐篷内不仅“九件套”俱全,而且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央珍高兴地对汪堆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戚,有什么事一定要和我联系。” 在太阳能白炽灯下,大家热烈地谈着笑着。听着书记关心的话,喝着飘香的奶茶,大家的心因为书记到牧场认亲戚而凝聚在了一起,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秋季牧场的牧民分散地居住在草场、沟谷里,汪堆徒步行走在牧场,爬山涉水,每到一处,总是紧紧地和当地的牧民握手、摆谈,和群众盘腿坐在草地上,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人口、牲畜状况、经济收入、惠农政策落实、存在的主要困难、今后的打算等情况,并亲自写下电话号码交给结对亲人。他把群众的冷暖记在了心里,记载在笔记本里,群众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个与众不同,把群众当亲人的书记。“你们都是我的亲人。”这是汪堆下乡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感动着秋天里美丽的牧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