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教学园地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和亲戚拉家常
2012-10-12

■ 州图书馆 汪国群

9月4口,天气晴朗,我的心情也格外兴奋,我第一次来石渠县,海拔比康定高出1600左右,虽然有一些高原反应,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认亲戚的情趣。长期坐在办公室,了解社会的机会不多,这次因为结对认亲,我走出了康定,到了千里之外的石渠县,虽然晚上由于高原反应,睡眠不好,但是我仍然很期待,想早日见到那些我素不相识的亲戚。 石渠县蒙宜乡蒙格二村是我们州文体广局结对认亲的贫困村,我结对认亲的两户贫困户就在这个村,州里提出结对认亲要“心连心、手拉手、心贴心”,我想这不是走走形式,象征性地和他们见见面,送一点“见面礼”,就能够建立亲戚感情。与人相处,贵在真诚,贵在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彼此之间才能缩短距离,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亲情”。

我走访的第一户亲戚——古多大叔,我和他们一家由于语言障碍,交流有些困难,因此,我摒弃所谓“城里人”的清高,用一颗真心和他们交流。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详细了解了他们家的生活状况和主要经济来源: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依靠虫草收入,一年的收入也就1万元左右。有6口人,妻子:降珍,身体差;四郎曲珍,17岁,长女,没有文化,身体好;丹巴泽让,男,13岁,没有上学,身体好,泽多,男,9岁,没有上学,身体好;桑登泽让,男,7岁,没有上学,身体好。

我的第二户亲戚启塔大叔,他们家的生活状况和主要经济来源,有几头牛,依靠挖虫草收入仅几千元,家里有两口人,妻子叫郎洛,夫妻俩的身体都较差 。

了解到亲戚的具体情况后,我感慨不已,我也来自农村,从小生活在九龙乡下,知道农村生活很苦,农牧民的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我比谁都清楚,我的家乡和我州很多农牧区一样,乡亲们还很贫穷,我熟悉农村、了解农村,我的亲戚很多也是农民,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帮助,比如找不到脱贫致富的门路,还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我对农牧民怀有深厚的感情。

在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很高的今天,我结对认亲的两户牧民,他们的收入很低,连维系基本生活都很困难,可以算作是特困户了。他们无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这让我感到很寒心,我能够为他们做什么呢?给钱?我的工资收入也不高,要供养老的,还要供养小的,还要还房贷,自己也不宽裕。帮忙找项目?我的能力有限。在经济上我确实不能资助他们什么,但是我想,我的心是热的,我可以用语言安慰他们,用我知道的惠民政策提振他们的信心,于是,我给他们讲,四川省实施的帐篷新生活和牧民定居计划、9+3免费教育、卫生行动计划,讲通村公路,讲新甘石电网工程,讲正在实施的若干幸福工程,讲州委、州府正在想方设法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我能够做的就是民情信息搜集员,党的惠民政策的宣传员,让亲戚们能够爱国、感恩、守法,让亲戚们看到生活的希望,看到州委、州府之所以开展如此声势浩大的群众工作,这不是一阵风、不是政治作秀,而是在竭尽所能改变农牧民群众的生存状态,让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通过我的宣传,亲戚们由茫然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通过我的讲解,我为他们展现了一幅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活图景。我想,我能够做的仅此而已。石渠高原的天很蓝,草原很美,而我的亲戚们一定会在这如画的美景中,过上他们认为舒心、富裕的日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