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普照花满康巴,风清气正选贤任能。国庆前夕,全州面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勤人员、“一村一名大学生”、建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社区)主任、复员退伍军人等公务员外人员定向统筹公选的78名乡镇领导干部,在参加州委组织部举办的任前培训后,饱含激情、满怀憧憬奔赴新的岗位,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甘孜贡献新的力量。
关键词:破冰 激励
这是一次不拘一格的公选,坚持选人拓宽渠道、以更大的魄力选干部,打破了干部选拔“唯身份论”,让广大体制外人才有了奔头。
【背景】由于受体制和身份限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勤人员等公务员外人员无论工作干得再好,都很难得到提拔重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没有差别,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有打破干部选拔“瓶颈”,破除“身份论”,让各行各业各系统的优秀人才都能出来遛一遛,才能选到更优秀的干部,广大人才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竞相迸发。
【概况】全州18县1局筛选出92个职位面向事业人员、工勤人员、“一村一名大学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主任、复员退伍军人定向统筹公选。
州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甘孜州2012年统筹公开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工作方案》,成立了统筹公开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州委书记胡昌升亲自过问,多次做出指示,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严格按《四川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四川省统筹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实施办法(试行)》及相关政策要求,严格程序,创新方式,强化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推进公开选拔向选拔公开转变,把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能力出众、干部群众公认、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优秀人才选任到乡镇领导岗位。
【效果及反响】统筹公选消息发布后,广大公务员以外人才踊跃咨询和报名,报考人数达2610人,资格审查合格人数达1558名,92个职位有80个达到开考比例,开考比例平均为19.5:1、最高比例95:1。
不少考生说,以前干得再好都没有希望。这次公选,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让我们有了盼头。今后不但要努力工作,还要加强学习,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而广大组织人事干部则认为:面向公务员外人员定向统筹公开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把干部选任政策与藏区干部队伍建设的特殊实际结合起来,打开了“重身份、唯身份”这块坚冰,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是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的有力抓手,是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八条意见”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形成面向基层一线选拔领导干部的良性机制,有利于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有利于推动我州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
关键词:优化 配强
这是一次破难求实的公选,坚持破解选人难、人难选问题,以更宽的视野选干部,优化了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把乡镇领导班子配得更强。
【背景】一方面,由于乡镇公务员编制偏少,加之公务员进出机制不畅,全州乡镇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量少质弱,一些县、乡人才枯竭,无才可用。如2011年乡镇换届,全州325个乡镇领导班子领导职数空缺600多个,平均每个乡镇空缺近2名。另一方面,在事业、工勤等公务员外人才中,又蕴藏着大量优秀人才因体制原因选不进乡镇领导班子,有才不能用,造成人才浪费。只有打破选人用人上的框框、条条,构建公务员以外优秀人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绿色通道,才能为推进生态美丽、和谐幸福甘孜聚集人才。
【概况】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职位所在单位党委研究,除13个职位未达到开考比例、1个职位资格审查有误外,18县1局成功公选78名优秀人才担任乡镇副职,成功率达84%,其中,事业人员23名,工勤人员20名,“一村名一大学生”10名,建制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11名,复员退伍军人14名。
【效果及反响】一些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认为,这次公选的乡镇领导干部,多数有乡镇基层工作经历,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为乡镇领导班子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
组织人事部门普遍反映,面向公务员外人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在解决藏区乡镇领导班子选人难、人难选问题上作了有益探索,既拓宽了乡镇领导干部来源渠道,充实了乡镇领导力量,又增加了乡镇领导班子中懂专业、熟悉基层的干部比重,优化了乡镇班子结构。
关键词:公平 服气
这是一次大胆创新的公选,坚持创新公开选拔机制,突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推进了公开选拔向选拔公开转变,让公选工作干部群众服气。
【背景】长期以来,一些干部群众对统筹公选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公选是搞形式,选谁不选谁实际上早就“内定”了,公选只是组织人事部门做戏、作秀,对公选工作表面认可,实际上不认同,有的甚至不服气。只有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作为统筹公选的工作取向,切实加大透明度,把公开选拔置于社会、群众和应考者的监督之下,才能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认可。
【概况】加大报名和资格审查公开。州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公选方案后,第一时间在《甘孜日报》发布公选消息;通过州、县电视台、《甘孜日报》、甘孜党政网、甘孜人事考试网等媒体发布《公告》、《简章》,扩大了知晓面;报名时间从7天增加到14天,让报考人员有充足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及时发布1558名资格审查合格考生信息,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严格笔试纪律,从严查处6名违纪违规考生。创新面试工作。实行大评委制,每个面试组设7名考官,10名群众评委,按80%和20%的比例加权计分;考官在组织人事、纪检干部之外,增加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群众评委主要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媒体记者中择优安排,既确保了考官、评委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又增加了面试工作的公正性。实行考生旁听制,考生本人面试结束后旁听本职位其他考生面试,既对比分析借鉴提高,又监督考官、评委评分。实行考官异地交流,州公选办统筹安排,从18县1局异地交叉交流考官57名,平均每县3名,占各县面试考官的43%;州下派到康定、泸定、丹巴、九龙四县考官各1名,减少了本地考官数量,克服了面试中的“人情效应”。实行全程录音录像,各县对面试全过程录音录像,在县电视台播出,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主观上促使考官和评委公正评分,客观上扩大了监督面。
【效果及反响】考生说,这次面试,自己既是考生,又在面试后当了回编外评委,这样的面试,我们服气。原九龙县人主任江郎阿牛是九龙县公选乡镇领导干部面试的群众评委,他说,这次面试设计程序周密,增加了许多以前没有的东西,考官和群众评委评分的压力都非常大,评分都非常公正。事实上,全州300多名考官和群众评委对此次面试普遍有压力感、紧张。一些长期担任考官的组织人事和纪检干部表示,面对摄像机、面对同一职位的所有考生,想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的关注,能否公平公正,不仅是对考生负责,也是对评委能力水平的考验,更是对评委人品的检验。一些群众观看面试录像后表示,这次面试敢于在电视台播放录音录像,让群众评价和监督,开了公选面试的先河,促进了考官和群众评委公正评分。
关键词:实用 自信
这是一次选训并重的公选,坚持既会考又会干,突出乡镇需要开展任前培训,提升了公选干部岗位适应能力,让公选出来的干部更会干。
【背景】长期以来,一些公选干部高分低能,会考不会干,一定程度影响了公选成效,影响了干部群众对公选工作的评价。只有强化公选干部任前培训,才能提升公选干部岗位适应能力,使公选出来的干部成为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高手,维护社会稳定的强手,推动民生改善的能手。
【概况】突出中心工作强化培训。结合州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关于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的总体部署,开设了新时期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条例》解读等培训。突出乡镇需要强化培训。结合乡镇发展、稳定、民生实际,强化对项目管理、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乡镇扶贫移民、落实富民惠民政策、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开展等乡镇急需知识和能力素质培训。突出实战强化培训。设置的8项培训课程都充分考虑岗位需要,突出针对性、实战性和操作性,努力造就人岗相适的公选干部队伍。在授课教师安排上,除1项培训由州民族干部学校专业教师讲授外,其余7项培训均聘请各部门领导和专业人才授课。如,“新时期群众工作”由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仁青讲授,“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开展”由曾被评为“全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九龙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鲜丕义讲授,其他培训项目分别在州发改委、州委统战部、州扶贫移民局、州群众工作局、州委农办聘请业务领导和专业干部讲授。
【效果及反响】学员说,这次培训,内容丰富,课程设置针对性强,对于开展农村工作很有指导意义,给了我们一把开展农村工作的钥匙。一些来自事业人员、工勤人员、退伍军人中的学员表示,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对当乡镇领导甚感忐忑,这次培训,增添了做好乡镇工作的信心,回去后,一定结合乡情、村情融会贯通,切实将乡镇工作做好,不辜负组织的期望、人民的信任。
(州委组织部干部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