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首部中国 世界语运动史画册 在世界语诞生125周年之际,一部收录370多幅珍贵图片、反映了世界语传入中国100多年来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发展历史和成就的画册《与希望同行——世界语运动在中国》日前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画册主编、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前常务理事侯志平说:“这本画册是我国世界语者向世界语创造者柴门霍夫献上的一份厚礼,也代表着我们对胡愈之、巴金、楚图南等老一辈世界语者的深切缅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语通过俄国商人和各国的中国留学生传入中国。胡愈之、蔡元培、鲁迅、巴金……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曾与世界语结下不解之缘。 仔细阅读画册,记者发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世界语者做了三件值得称道的工作:一是以胡愈之为代表的世界语者,为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当代中国的繁荣富强做了不懈努力,用世界语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的进步发展,赢得了国际世界语界的认可和尊重;二是以世界语为载体,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介绍给世界,又将各国的优秀文化、先进科技介绍到中国;三是在中国持之以恒地宣传、推广、应用世界语,使更多中国人了解世界语、学习世界语。 提起世界语,也许知之者甚少,其实世界语并不遥远。1887年,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创造了一种人造语言——世界语,他希望通过这种共通的语言来解决民族歧视、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人们熟悉的饮料“美年达”(Mirinda)就源于世界语,意为“令人惊奇的”。国际投资家索罗斯是全世界少数以世界语为母语的人之一,其名索罗斯(Soros)在世界语里意为“将要腾飞”。目前,全球能流利使用的人约200万人,学习世界语的人则达1000万至2000万人。 莫言新书《我们的荆轲》 将于下周问世 记者12日下午从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新作、也是首部剧作集《我们的荆轲》将于下周由该公司推出,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据悉,该书收录了莫言的三个剧本《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锅炉工的妻子》。其中,《我们的荆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了“荆轲刺秦”的故事和那个时代的历史。剧中,荆轲刺秦是出于希望一举成名的心态,而非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该剧去年夏天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首都剧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首轮演出。 莫言的最新文集也将于本月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莫言长篇系列11本,中篇系列3本,短篇系列3本,文论集2本,散文集1本,其中包括《我们的荆轲》。莫言文集的精装版将由北京联合出版社于今年年底推出。 苏州将建古城墙博物馆 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古城苏州年内将启建古城墙博物馆,预计明年初对外开放。这是记者14日从苏州市政府获得的消息。 据悉,苏州古城墙博物馆选址位于古城区东部的相门段城墙,该段城墙的中空空间共7439平方米,其中南段城墙空间将用作古城墙博物馆。根据初步设想,这一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面积900多平方米,今后将展示有关苏州城墙的史料,并可能设一个小型多媒体展示中心。 据项目实施方苏州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一博物馆概念性方案论证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年底完成设计布展,明年初开放。 15公里长的古城墙是苏州城历史文明的见证,其创造的“亚”字形平面布局和每门辟水陆两座城门的独特结构,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学术价值。受种种因素影响,苏州部分古城墙被拆除,保存较完整的砖石古城墙仅存1249.98米,占总长的8.22%;有砖石保护的零散城墙也只剩618.19米,占总长的4.07%。“文革”以后,苏州逐步开始对古城墙进行保护和修复。去年9月启动的苏州古城墙保护修缮工程已于今年国庆节前结束,总长超过1400米的阊门北码头段、平门段、相门段古城墙再现昔日古朴宏伟的风貌。 (本栏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