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的洋芋我帮忙联系销路”、“你们家的孩子读书学习我会经常关心的”……在理塘,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干部职工家中,时常会听到这样亲切的话语,这是该县在结对认亲活动中努力建设“三个一”工程,做实、做深、做细群众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带来的可喜变化。 架起一座连心桥 为扎实做好结对认亲活动,理塘县2865名干部职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群众一线,开展结对认亲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关心传达到位;送温暖到村到户;摸排梳理民情民怨。审计局蒋强结对的亲戚中,有户贫困户叫泽巴,是一位56岁、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她独自抚养着脑瘫的儿子一起生活,家中没有劳动力,无任何经济来源,家徒四壁,衣食住行全靠左邻右舍救济,生活十分潦倒。蒋强十分揪心,握着泽巴的手说,“党和政府不会让你一个人承受生活的不幸,我们一定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他允诺,从此,泽巴一家就是他的家人,他将提供一辆轮椅并定期不定期的入户探访。临走时,泽巴紧紧的拉住蒋强的手,哽咽着说道,“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有了可以依靠的亲人”。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在结对认亲过程中,全县干部职工认真倾听群众所需所想,了解掌握群众所盼所急,走村入户4355户,掌握各类民生问题38个,真正架起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开启一道直通车 理塘县是农牧大县,该县农牧民因语言不通、思想落后等因素,造成上县就医不知何处、办理各类证件不知何地等困扰,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该县结合实际,从小处着手,建立起“解民忧直通车”长效机制。结对认亲双方互留电话号码,农牧户上县办事找亲戚,亲戚力所能及的为群众解决困难,力争保障群众话有处说、怨有人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章纳乡农牧户仁真志玛长期卧病在床,三个子女年龄尚小,家中只有丈夫巴姆一个劳动力,生活捉襟见肘。带着生活的失意,巴姆上县来寻求亲戚--组织部的扎西泽仁的帮助,扎西泽仁在了解这些情况后,联系乡政府为志玛办理医保、低保、争取民政救助,解决了志玛相当一部分的医疗费用;为巴姆寻找就业道路,在一家沙石加工厂为他争取到了一份工作;又迅速联系章纳乡小学,让三个子女就近求学。现在,巴姆一家的生活已经慢慢步入正轨,对着这个亲戚,一家人都竖起大拇指,“感谢亲人,感谢新生活!”截止目前,全县为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1208起。 共襄一片鱼水情 理塘县以结对认亲活动为契机,紧扣群众工作全覆盖的主要工作思路,多番深入群众,住进农家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开展宣教活动,采取播放宣传片、召开座谈会、赠予书籍、讲事实、拉家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惠民富民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生产适用技术,引导基层群众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增加感情,在与群众面对面中手拉手,在与群众手拉手中心贴心,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这几日,农行理塘县支行20余干部职工正在村戈乡托仁村如火如荼的开展惠农卡、转账电话、防诈骗等以金融知识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会场采取有奖知识竞答、会场一对一的咨询问答、文艺活动汇演、案例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农牧民对国家金融知识的求知欲。村民洛绒扎巴说到:“活动让我懂得了一些金融知识,国家的惠农政策,以后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目前,该县已播放各类影像视频80场,召开会议341场,发放各类书籍428本,在农牧民群众中获得了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