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涛 人大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广泛的联系,他们的建议批评、是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表达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了进一步提高代表履职行权能力,促进我州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州人大常委会组织由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州人大代表组成的东路、南路、北路三个视察组,对全州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领域开展集中视察活动,旨在通过视察活动让代表们实地了解情况,为我州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提出更高质量更具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心系百姓,为民履职是人大代表的职责。10月15日至20日,北路视察组在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煜康为组长,以全国人大代表英措及部分省、州人大代表为成员,在州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委员会、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交通局、州公路局、四川甘孜电力公司及各县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深入道孚、色达、甘孜、石渠、德格等县,就国道317线俄尔雅塘至德格岗托公路改建工程建设情况,国道317、318连接路建设情况,马石公路改造工程建设情况;新甘石联网工程建设情况;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等开展视察活动。 “改建后将缩短多少公里?投入多少?什么时候竣工?……”代表们边看边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在国道317线俄岗路施工现场,视察组详细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情况。当看到达曲隧道已实现贯通,路基施工单位已累计完成路基工程213.2公里,完成隧洞510道、桥梁桩基基本完成,沿线工地现场规范有序后,代表们欣然于色,认为国道317线俄岗路指挥部组织有方、参建单位执行有力、整个建设过程管理科学规范精细。在国道317线老折山隧道洞口和雀儿山隧道洞口,视察组还听取了工程指挥部关于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隧道施工、通风及制氧供氧情况,代表们希望广大参建人员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劳动防护,创建“平安工地”。 “一路走来,看见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所规划的道路比过去稳了、弯道比过去少了、路面比过去厚了,质量也肯定好了。”全国人大代表英措建议,“希望进一步落实到位国家计划划拨的资金,从各种渠道争取到更多的资金,进一步改善我州的交通现状;要加强资金的管理,规划好每一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好资金的监管,用好每一分钱。工程不能层层转包,要集中资金一次性承包给大公司、大企业,这样质量才有保证。要以修好公路的质量为标准,不要以修了多少里程为标准,这样的公路才是藏区的生命线。” 国道317线俄岗路指挥部负责人在听取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后说:“州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这次视察,对我们是一次非常大的促进。代表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十分中肯、实事求是,我们感触很深,感受颇多。代表们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意见,使我们听到了真实的声音,对我们来说启迪很多。我们一定尽全力把317线俄岗路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情,做甘孜人,作甘孜事,奉献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在沿途的各牧民定居点,特色鲜明的藏式新居、洋气现代的家居摆设、开心激动的牧民群众……使人大代表们对牧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社会主义新牧区,就是应该这样建。”他们啧啧称道。“视察所到之处,在牧区最明显、最整洁、最有现代气息、最具有藏族建筑特色的就是我们的牧民定居点。作为甘孜州的一份子,衷心感谢对这一工程的倡导者、支持者、计划者和实施者们。”全国人大代表英措对现在牧民的幸福生活感到由衷的高兴。 “要真正实现牧民‘定得下、稳得起、能致富’的目标,根本的是要解决产业发展问题,要确保牧民有一个稳定增收的途径。而牧民定居后,势必对现有生产方式和产业格局带来变化,从而推动社会发育进步。因此,恳请国家、省加大对牧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畜牧业产业化和配套旅游、文化、加工业、服务等产业发展方面给予牧区更多的项目和政策支持,并进一步加大对牧区基层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定居点管理、维护、运行给予专项支持。”州人大代表、色达县县长巴登呼吁道。 “牧民定居点的选址一定要考虑将来的发展,尽量建在交通、购物、教育和医疗较方便的地方,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特点、生产和生活特点,还要考虑将来的扩大和发展。定居后的牧民还是要储草养畜的,定居点的设计要考虑到足够的空间,要有草料的的堆放地。要一如既往的抓好、抓实这项民心工程,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相信牧民定居计划会达到一个圆满的效果。”人大代表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新甘石”联网工程的终点--石渠,有着四川第一畜牧业大县之称,成群的牦牛随处可见,但因这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时常遇到零下20多度的气温,导致大批牲畜冻死,由于电力供应匮乏,牧民过冬的日子,会积攒牛粪晾干,贮存冬日烤火取暖。居住在石渠县城居民,每当冬季寒冷时节,还会携家带眷投亲靠友,远离寒冷,使这座藏北高原的小县城,居住人口更为稀少。 “石渠110千伏主变电站于9月16日顺利带电,石渠县再也不缺电了。”四川甘孜州电力公司总工程师陈泓达向人大代表们介绍道,“新甘石联网工程的建设,将加快实现国家电网供区‘县县联网’的目标,将甘孜北部电力‘孤岛’与四川主网联系起来,消除甘孜、石渠等县电网孤网运行状态,打破甘孜州电网发展瓶颈。同时,利用电网最大限度延伸,推进无电地区电网建设,解决高海拔的牧区县广大牧民的缺电问题,实现农牧民生活‘电得亮、步步高’。甘孜州电力公司有信心将这些高低压大小电网运行好、维护好,也有信心保证让老百姓用上可靠的、优质的电能。” 代表们在感谢国家、省电网公司为我州电网发展所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纷纷建言,“要彻底改变甘孜州用电难的问题必须走上与国家电网联网的路子,希望省电力公司下决心,在向国家电网争取资金的基础上,一次性投入完成电网联网的建设,未来应加快甘孜州南部的电网输出工程建设,彻底解决我州农牧民用电难的问题。” “组织全国、省、州人大代表集中开展视察活动,是发挥代表作用、执行代表职务的一种重要形式。人大代表是一个庄严的称号,也是十分神圣的称谓,通过视察,密切代表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和掌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代表知情知政,参加全国、省、州人代会,行使代表职权作准备。”视察中,杨煜康希望全国、省人大代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州发展,对我州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一路豪情,一路信心。所到之处,代表们无不为我州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气象和火热的建设场景而感到自豪,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视察对未来甘孜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对人民生活的改善满怀着憧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切实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为促进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积极建言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