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4版
专题新闻

第05版
群特

第06版
群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玛德吉:让每一个牧区孩子都能来上学
2012-10-26

白玛德吉出生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一个贫困农家。小学5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缺乏劳力,希望她放弃学业,回家务农,但白玛德吉性格倔强,她相信知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1992年,白玛德吉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山西省太原市山大附中西藏班;1996年,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石家庄师范学校,1998年毕业后,成为阿里地区措勤县完全小学的一名教师。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像自己一样通过学习知识走出草原,她呕心沥血。15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女教师,她骑着马、骑着自行车、坐着皮卡车奔波在茫茫的草原上,几乎走遍了措勤县完小周边方圆500公里的所有牧场,甘当一名义务教育普及员和宣传员;15年间她家访行程达8000多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赤道的五分之一。

措勤县地广人稀,牧区孩子上学都住在学校里。离开父母的呵护,孩子们的饮食起居都要靠老师。在学校,白玛德吉在当好老师的同时,扮演着家长的角色。每当学校开饭,她要赶到食堂帮助刚入学的孩子打饭;看到孩子们头发长了,她又当起了“理发师”;当孩子们进入梦乡,她又提着手电筒,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检查,帮孩子们盖好被子,以防着凉;而当孩子们感冒了,她又是临时的“医生”,从家中带来常备药,细心地照料生病的孩子。

白玛德吉积累了丰富的牧区教育工作经验和方法,为了探索出适合牧区孩子实际的教学方法,她还认真研读《城乡教育研究》、《新课程研究》等书刊杂志,浏览专业教学网站。2011年,她提出的“课前先学、课中推进、课后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县牧区学校中进行推广,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当选十八大代表,心里很高兴,但也有压力。”白玛德吉说,现在国家给农牧民子女上学这么多优惠政策,牧区教育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她也坦承,措勤海拔高,条件艰苦,一些年轻教师吃不了苦,不愿意留在这里,这让她对牧区教育多了几分担忧。她希望国家加大对偏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适当提高边远基层教师待遇。 (据新华社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