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银行卡被盗刷“五项注意” 妥善保护密码,防止因疏忽泄露。一些储户为记忆方便,倾向于将银行卡密码设置为生日日期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数字组合,或将密码书写或保存在容易暴露的地方,有的甚至干脆使用银行卡的原始密码,这些情况下,银行卡密码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破译;在银行柜台或ATM机上取款输密码时要注意,应用另一只手或身体挡住操作手势,防止他人偷窥或针孔摄像机偷拍。 交易凭条须粉碎。交易凭条记载了诸多储户信息,包括账号、卡号、客户身份信息等,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克隆卡”。 互联网上使用银行卡要特别警惕。对于需要密码的网络在线交易,尽可能不在网吧、单位等公共网络上操作;网络购物时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电子邮件提供的银行网站地址,谨防以异常账户活动或银行系统升级等理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卡号及密码的电子邮件;使用网络或者电话渠道预订机票、酒店时,尽量选择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特约商户进行交易,以避免信息泄露。 开通银行卡短信通知业务。这样可及时掌握账户资金异常变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设置消费限额。设置银行卡消费每日限制次数和对每次交易限制数额,使损失降至最低。 家装可以这样省钱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有关人士曾透露过一个数字,恐怕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每年中国由于装饰装修工程造成的浪费超过300亿元。 在家装业内人士看来,很多业主误把浪费当作了装修必需品,其实只要稍微扭转一下观念就能省下不少钱,还不影响装修效果。 买新产品请比流行慢一拍 虽说买什么样的产品是每个业主的权利,可非要和钱过不去就太傻了。其实,新产品的性价比肯定不如经典产品高,而且性能也不如经典产品稳定。用一位资深设计师的话说,购买行为要比流行慢一步。他的理由是,往往新推出的产品,不管是卫浴还是瓷砖抑或家具,在性能、色彩等要素上肯定有技术不成熟的地方,既然装修就要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等这些新产品接受实践验证以后再去选购才是明智之举。 提前和施工方约法三章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四成网友认为装修浪费的原因是:浪费在工人乱用材料,导致很多好的油漆、木材、地板等都不能用了。 一位独立设计师说,如果现场管理方法得当,5万元里可以节约3000元。这就得看业主会不会盯牢施工方在材料上精打细算,每种建材都要算一算再切割,还要合理使用那些省出来的材料。 如果觉得拼拼凑凑计算太麻烦,对装修家庭而言,比较公平的办法是事先跟装修公司商定好,各项按面积算费用,比如乳胶漆实际刷了多少平方米就算多少的钱,而不是按照用料多少算钱,这种算法可以迫使装修公司节约用料。 剩余材料可到网上转卖 怎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多余材料的浪费?首先自然是在选购之前精确计算所需建材数量了。不过,要精确到没有任何浪费那是不可能的。剩余材料要是可以转卖给其他人,未尝不是一种省钱的办法。如今很多家居论坛上就出现了卖多余建材的网友,他们大都是新近装修完的房主,刚装修完发现自家的电线、油漆等建材多出来,就把信息发布到网上进行交易。 把基础装修利用起来 前一次装修的哪些东西可以再利用又不影响使用?电线需要全部换掉吗?水管是否真的有必要重做?这些问题恐怕是很多业主特别是二手房业主想要知道的。 可以利用的基础装修有哪些?很多装饰公司都讳莫如深,毕竟省下来的工程量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利润。他们不说,咱老百姓自己倒是有不少主意。网友“花开阡陌”建议对于房子的门窗重复利用,因为原门窗都是做好门套、窗樘的,材料可能比新买的要好,就是样式过时了,其实重新上漆后这些门窗也很好用的,如此一来拆除费用也省下来了。也有网友建议把被泥工切碎的墙瓷砖也利用起来,贴在柜子背后的墙面等角落,这样既不影响美观又省下了一部分瓷砖钱。(本报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