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袁飞 文/图 1月2日,在州委常委“为民务实清廉”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州委书记胡昌升要求,州委常委一班人要带头深入基层“主动听音”、“走访座谈”、“躬身自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委政令畅通,确保全州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开展的“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胡昌升更是躬身垂范亲力践行。 一天行程近千公里,轻车简从,勤政务实,早出晚归,一路奔波劳顿,调研七、八个乡镇,不在县上开座谈会听汇报,直接走进乡村,走进农牧户家中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与百姓同吃一锅农家饭,通过开坝坝会听群众意见,现场办公为基层解决发展难题,厉行勤俭节约,按照标准用自助餐,随行仅几位相关人员……这是州委书记胡昌升基层调研的一个真实画面,更是他执政以来的一贯作风。 我州地域辽阔,全州面积达15.37万平方公里,来州工作不到两年,胡昌升已深入全州212个乡镇与3174名乡镇干部、1109名村干部面对面交谈。每次基层调研,他都以一种亲切实在的方式深入到田间地头、工矿企业、社区学校、医院营房、彝村藏寨和寺庙等地,与基层干部群众拉家常、摆龙门阵,了解群众所思所盼,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去年省委决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要求集中走访基层听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促民和、多办实事好事解民难、建强基层组织聚民心。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决定下发后,州委常委班子率先垂范,无论在基层调研,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都严格遵守规定,外出调研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安排迎送,不安排宴请,不摆放花草,吃自助餐,吃农家饭,直接面对群众,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调解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利益向来无小事,百姓疾苦一直是胡昌升心中最大的牵挂。 去年1月18日,白玉县阿察乡和麻绒乡交界处,发生里氏5.4级地震。正在出席省“两会”的州委书记胡昌升立即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随后又率工作组,经过10多个小时的颠簸,行程1000多公里,来到受灾最严重的阿察乡阿察九年一贯制学校,查看因灾受损的教室,看望慰问乡村干部和留守教师。 已是70岁的卓毕是麻绒乡然本村的普通村民,地震使他家房屋成了危房,一家7口只能住在政府发放的帐篷里。胡昌升来到这里时已是晚上8点多了,他顾不上休息,便走进卓毕家的帐篷里详细了解灾情、嘘寒问暖地与他拉家常。 “请您放心,有党委、政府的关心,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说着,胡昌升为他送上了慰问金。 随后胡昌升还慰问了马门村受灾村民玛鲁一家。到达县城已是晚上11时了,他又立即主持召开会议,现场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去年12月1日至3日,胡昌升在九龙县调研,几天来,他先后到九龙县子耳乡、烟袋乡、魁多乡、小金乡、俄尔乡、三垭乡、斜卡乡、踏卡乡、乌拉溪乡、乃渠乡、呷尔镇和里伍铜矿、江边电站等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等情况。 胡昌升一路走,一路同各族群众亲切交谈。12月2日上午,他来到九龙县小金彝族乡洋桥村,看望和慰问乡村干部和广大彝族同胞,并与他们共话美好未来。 听说州委书记来了,乡亲们都来到彝族村民尼尔洛莫的家里,见到大家,胡昌升十分高兴地与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谈发展,嘘寒问暖。 在基层调研,胡昌升特别注重座谈质量,讲话简洁明了,情真意切,这种亲民、务实、求真的清风正气无疑是人民群众希望看到的。他认为,只有认真践行“八项规定”,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清正、务实,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只有践行“八项规定”,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才能凝聚党心民心,推动甘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