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产经新闻

第03版
民生视界

第04版
热点聚焦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3月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家风传递正能量
让优良家风传递社会正能量
2014-03-02

别让不良家风毁了下一代

■ 本报记者 马建华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有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抓家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这个题目要继续做下去,往深里走一走,让每个家庭都做起来。要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什么是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新学期开学了,小周同学却不愿意报名读书。“都已经上高中了,儿子的脾气却十分怪异,喜爱打游戏,上网聊天。他不想读书,说是读书不如打工挣钱。我和他爸急得给他下跪,他却无动于衷。”吴女士说起她的宝贝儿子不禁泪水涟涟:“为了这个不争气的家伙,我一年之间,早生华发,人苍老憔悴了不少,这都是我和他爸作的孽。”

吴女士大学毕业就组建了家庭,很快生了儿子,老公和双方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儿子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儿子犯错,大人舍不得教,儿子养成了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

儿子小学毕业,吴女士信奉“外面的和尚会念经”,两口子倾其所有,让儿子去成都上精英班,儿子寄住在姐姐家里。她们深信,用“银子”包装出来的儿子一定会出人头地。可惜儿子没有按照她们设计的轨迹发展。因为没有在父母身边,儿子有了网瘾,产生了厌学心理,竟然玩失踪,姐姐着急万分。两口子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出去找儿子,儿子是找到了,但姐姐不敢带了。两口子商议让儿子寄住在班主任家里。父母孩子天各一方,儿子依然小错不断,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国外的网友,儿子竟然突发奇想要出国见网友,这不是要了吴女士两口子的命吗?两口子只好把儿子转到康中来读书,没有想到儿子根本没有心思读书,提出辍学打工。吴女士感叹,她现在才体会到“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句话的含义。

康先生离异的时候,儿子只有7岁,离异之后,康先生破罐破摔,精神空虚,经常带人到家里通宵达旦地打麻将;经常换女朋友,和女朋友亲热,根本不避开儿子,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糜烂生活子,忽略了对儿子的教育。儿子学会了撒谎,成绩一落千丈,和社会上的小混混搅在一起,终于被学校开除。康先生心急如焚,给儿子换了几所学校,依然难逃被开除的厄运。年少的儿子到社会上操,整天不回家,康先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不得不加强对儿子的管教,但为时已晚,儿子的“哥们”打电话威胁康先生,如果再管教儿子当心老命不保。康先生觉得自己把儿子毁了,不惜花重金,让儿子出去学习谋生技能,儿子却不思进取,很快和外面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搅在一起,后来因为犯抢窃罪锒铛入狱。儿子在狱中服刑,康先生老来无依无靠,终日以泪洗面。

韩非子曰:“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父母爱子女是人类本性。但对孩子的任性、骄横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生活上让孩子吃独食,包办代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护短”等不理智的行为,会贻害孩子一辈子。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家风,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如何培养良好的家风?刘奇葆强调要让孩子们熟读并记住核心价值观24个字,这是第一课、第一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像过去儿童蒙学诵读《三字经》、《弟子规》那样,让孩子们从小背诵熟记24个字,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领会,日积月累地融化在小小心灵里,体现在习惯养成中。

记者的外婆在旧社会读过私塾,熟知传统礼节礼仪,记者在童年的时候,她就教育记者吃饭时嘴里不能有吧嗒吧嗒的响声;夹菜只能夹自己面前的;长辈要坐中间,要让长辈先动筷子;筷子不能插在碗里;不能歪戴帽子斜穿衣等等不一而足,虽然这些礼节很繁琐,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细节却能够让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无穷。

记者的父母则要求记者做到诚实守信、不贪小便宜、勤俭节约、与人为善、尊老爱幼。这些传承千年的家庭美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人格品德的形成。父母可以用看书,赏花,听音乐等好的习惯来影响孩子,孩子身临其中,也必然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

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甚至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父母对孩子也要民主,主动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爱要说,爱更要做!”家庭成员间彼此给予温暖、给予关怀,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如果夫妻经常争吵甚至动手,孩子就会在争斗的环境中形成野蛮的行为。一个留级生说:“我没法不留级,我在家里,爸爸妈妈整天吵架,不是砸玻璃就是摔东西,有时妈妈几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气,有时我看到爸爸坐在墙角抽烟,一抽就是几个钟头,我心里也烦极了,哪有心思学习呀。”父母关系不睦,在孩子的心里埋下阴影。许多问题少年大多和家庭关系紧张有关。

总之,要使家庭充满欢乐情趣,才能使孩子、大人的情绪得到调节,体会到天伦之乐,提高家庭的凝聚力,从而形成综合的家庭教育力量,推动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