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产经新闻

第03版
民生视界

第04版
热点聚焦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3月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战贫困奏凯歌
——我州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纪实
2014-03-02

乡城新村美如画。

■本报记者 田杰 文/图

“扶贫开发对于我州来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局部问题,而且是事关到2020年能否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面对我州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攻坚难度大的严峻现实,州委书记胡昌升、州政府州长益西达瓦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急迫地说:“贫困决不是我州的代名词,我们必须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速、加力向前冲,千方百计打好扶贫攻坚战,让全州人民在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和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回首我州十年扶贫攻坚历程,可谓成果喜人:伴随着整村推进、产业扶贫、住房解困、易地搬迁等一系列扶贫民生项目的实施,伴随着近60亿元各类扶贫资金的大力度投入,全州30余万贫困农牧民群众在告别贫困的同时,信心满满地迈出了致富奔小康的铿锵有力步伐。

面上的数据看似枯燥乏味,点上的变化却着实让人欣喜,一幅“全域覆盖、全民共享、全州同惠”的壮美画卷生动直观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整村推进“推”出集聚效应

新春时节,记者走进了炉霍县更知乡措口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新颖美观、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建筑,那通向每一户人家的硬化联户路、粉刷一新的内外院墙以及伫立于家家户户屋顶之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无不让人耳目一新,感叹连连。院内新建的住房,通了水、用上了电,宽大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厨房、卫生间,甚至连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视、电话、电脑也一应俱全,看到如此殷实的光景,谁想到曾几何时,这里还是“躺在床上看月亮,风吹雪花飘满堂”的贫困村。这种巨大的变化源自整村推进工程的实施,源于党和政府对农牧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采访中,村民吉巴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整村推进不仅‘推’出了村子的新面貌,‘推’出了村民的新自信,而且‘推’出了村民的新生活和新梦想。这样的变化,以前连做梦也不敢想!”

其实,更知乡措口村只是我州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一个缩影。仅去年,全州实施的155个整村推进项目,已惠及到了6365户32110人;在德格、色达、道孚及乡城4县实施的9个村连片开发,已改造农户住房399户,629户2736人受益。整村推进不但显现出了“集聚效应”、“规模效益”和“示范效益”,而且切实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了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让项目覆盖村的农牧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整村推进,重点在“整”,难点也在“整”。如何“整合资源、整合力量、整体发展”?我州扶贫人在牢固树立“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大扶贫”理念的同时,结合我州正在实施的“幸福工程”,着力走好“整”字先手棋,并针对不同类型贫困村的具体实际,找准扶贫开发切入点,突出实施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项目,切实打捆资金、整合力量,使原本分散的资金形成了“拳头效应”,并用最少的专项资金撬动最大的扶贫效益,办成了许多以往想办没钱办的大事。当然,整村推进,既不是简单的修房造屋刷围墙、改厨改圈改厕,也不是通常所说的通路、通水、通电、通广电、通电话,而且是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的并驾齐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相提并论、致富技能与产业发展的相得益彰。

采访中,无论基层扶贫移民干部还是受益群众纷纷告诉记者,“整村推进,既让我们摆脱了过去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的传统思维定势,更让我们在创新扶贫方式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以贫困村为单元,瞄准贫困对象、落实帮扶措施、集中有限资金、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的整村推进工程,不仅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大变脸’、生产生活环境的大改善,而且实现了村民精神面貌的大提升、致富产业的大培育。‘输血式’扶贫一经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昔日的贫困农牧民群众豪情满怀地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进之路。

“今年我家的葡萄大概能卖一万三,这比以前种粮食强好几倍,我做梦都没想到,种葡萄居然也能致富!”记者日前在丹巴县巴旺乡齐支村采访时,泽旺仁真指着眼前这片葡萄园激动地对记者说道,“我是齐支村地道的农民,家里3口人、3亩地,辛辛苦苦种了几十年的小麦、玉米,可日子始终过得紧巴巴的。同样是这3亩地,人的观念一变、种的东西一变,收入自然而然也就变啦!去年,单是卖葡萄,我家就成了‘万元户’! ”泽旺仁真感触尤深地说,“种葡萄,确实比种小麦、玉米划算。因为,传统种植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而种葡萄的体力消耗不大,妇女都可以干,只需细心和有耐心就行了;传统种植几乎是‘靠天吃饭’,而种葡萄却是旱涝保收,政府把水和路都修到了地边上,葡萄又由公司按质论价收购,种植户根本不需要心焦;传统种植的技术要求不高,而种葡萄全凭技术。公司派两名技术员,天天跟着种植户转,既现场培训、集中讲解,又上门服务、单独辅导,不管遇到哪方面的技术难题,一个电话就随叫随到。如今,种植酿酒葡萄不但让家家户户增收致富,而且部分种植户还盖起了新房,拥忠格西家盖房子就花了将近20万元。”(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