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计算在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因为数学和其它学科中的很多知识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比如几何知识中周长、面积、体积公式和其它学科中很多公式的推导与运用。计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灵敏性和灵活性,因此,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包含了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计算公式等内容,是学生计算、实践运用和学习其它知识的前提,也是教师在教学时的重难点所在。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 二、理解算理和掌握运算法则至关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运算法则,再以运算法则指导计算。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常常是算理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不透,对运算法则掌握不到位。教师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计算教学中,根据知识体系的联系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法则。例如在教小数乘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时:一是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二“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索新知识的本领。二是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运算法则)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例三“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1/100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三是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要点。如,教学例四“6.7×0.3”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前面那些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教师引导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学生理解上述算理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归纳用竖式计算的要点: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弄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总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就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法则。 三、加强练习和重视错题分析 练习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学习过程,也是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一个重要参照物。教师设计练习时,最好由简到难、形式多样,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学生在进行计算练习时才不会觉得枯燥,才会有成就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练习内容主要围绕重难点和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进行,让学生练习能够有所收获。如在教学四则运算定律中,哪些算式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许多学生对运算定律掌握不到位,对该用什么运算定律不清楚,错误频频出现。在练习中,就必须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另外,在计算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错题分析,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可以把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题型,用判断题的方式拿给学生做,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分清错误的原因,而且更能加深学生对该题的理解。 四、加强口算能力培养 口算是数学计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怎样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显得很重要。小学第一学段主要是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师教学时,要由简到难,让学生明白算理,慢慢达到能口算的能力,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第二学段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已经较多,这时应注重探索规律,提高对数据特征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在口算训练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养成口算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好与坏,不仅与智力有关,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应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题意和运算符号,确定算式和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其次应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计算时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规范,字迹清晰,作业和卷面洁净。计算时要认真,细到每一步,比如加减法竖式计算过程中数位要对齐,进位和退位的数不要忘记。最后应让学生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验算不仅能检查出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加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计划,要持之以恒,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新龙县拉日马乡中心小学校 冉红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