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全国解放前夕,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深有预见地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60多年后的今天,社会环境远比那时复杂,方方面面的诱惑也更多。能否坚持“两个务必”,如何坚持“两个务必”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时,意味深长地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要任务聚焦到了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享乐主义被列为“四风”之一,说明时下此风日盛,危害颇大。在我们耳旁,总能听到享乐主义和享受生活之争。创造美好生活,享受快乐人生,这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指数的权利。我们从来不主张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和正当的生活享受,要反对的是一味追求和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享乐主义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表现形式更是五花八门,突出表现在:有的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 说起享乐主义,群众深恶痛绝,将其视为污染清廉之风的黑手。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却见怪不怪,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好生羡慕,心向往之。究其因,正如州委书记胡昌升在全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上所分析的那样,根子在于对享乐主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顽固性估计不足、隐蔽性明察不足。享乐主义不是一日之寒,它有渊远的哲学基础,有现实的存活温床,更有深厚的滋生土壤。一些党员干部沉溺于享乐主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党员逐渐淡忘了党的宗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本色;有的经受不住各种诱惑,成为享乐主义的俘虏;有的因教育和监督不足,没能从制度上锁住享乐主义这头“猛兽”。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是享乐主义招摇过市、大行其道的理由,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享乐主义的“挡箭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享乐主义的“索命剑”,优良作风是党员干部的“巨能钙”。身为党员干部,就当以造福人民为念、以鞠躬尽瘁萦怀,既要有思想自觉,更要有行动自觉,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仅只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更当成为全州各级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朴素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