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汇。民族因梦想兴盛,国家因梦想富强,人生因梦想精彩。
中国梦,是宏大的。它引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积淀着中华儿女的世代夙愿,它象征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追求,它是希望,是期盼,是力量。
中国梦,又是具体的。它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它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它是播撒在老人身上的和煦阳光。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每个梦想,都是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都将迸发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青葱四月,让我们开启一段筑梦之旅。从今天起,本刊开设“百人百梦·中国梦”专栏,通过对个人实现梦想轨迹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中国梦”的内涵,展示甘孜各族人民群众对实现梦想的诉求和期盼,展现每个人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时的奋斗、苦乐和感悟。我们诚挚邀请社会各界读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心中的梦想与期待。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宋志勇 文/图
愿天下人幸福健康
■姓名:杨洁
■职业:泸定县人民医院内科医生
■感受:平时工作忙,照顾不到家人,现在觉得很愧疚。
作为医生每天尽力为病人减少痛苦,少花钱,短时间治好病,才是自己最大心愿。
“从医28年,基本上很少准时下班。就一个星期来说,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8点半至11点上班,但都超过了12点,回家基本都是吃口面就算了。到了夏天,有时还提前半小时上班,心里装的还是病人。”49岁的杨洁说。
其实从医还是很难,既无法照顾家庭,也更不说照顾孩子了,孩子现在读高中了,当妈的很少给孩子开家长会,说起这些杨洁表现出很愧疚。比方买菜,其实对于家庭来讲,不过是件很容易的事,而杨洁却不这么认为,由于工作忙碌,平时看病的达40多人,高峰时多达到80多人。然而,杨洁说,她基本没有去过泸定县城大的菜市场,为了随路回家,都是到医院对门附近小摊上,买上一星期的肉和蔬菜,以图工作方便。
“如果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朋好友,相互之间就会理解,沟通就会融洽,这样对病人康复很有必要。”杨洁很有感触地说。
当记者问到她的愿望时,杨洁沉默了一下回答说:“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想能多陪陪家人和孩子,但更希望少些病人,愿大家身体都健康,家庭都幸福美满。”
大家好才叫好
■姓名:候春芳
■职业:康定县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
■感受: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才是我工作目标和要求。
“在社区工作,直接面对的是最基层的群众,与群众打交道次数多了,群众也很理解我们的工作,与以往相比真的好多了。”候春芳说,康定县向阳社区管辖范围:从公主桥到水井子,常驻人口有2251人。原来社区办公条件差,在南门居民点,还是租的房屋。
近年来,在康定县和县镇党委的关心下,办公条件得到改善,社区群众办事方便了。作为社区直接面对的是群众,服务群众是社区的根本宗旨,为广大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更是社区的义务和职责。自我州开展举全州之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以来,社区认真开展结对认亲活动、支部共建共创活动,社区干部在与居民结对认亲后,认真听取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建立详细台帐,并将居民的意见及时上传下达,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来自基层的声音
■本报记者 格桑土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紧紧相连,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密切关联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甘孜日报社“走转改”第一批次采访小组深入基层采访时听到了这些来自基层的中国梦之声。
李长贵:62岁,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民
“如今这么好的时光时里,希望自己健康,儿孙幸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特别想出去旅游。”
袁雪蓉:德格县温拖乡干部
“我最希望把藏话学好,能够与群众沟通,转正后工作顺利”。
李拉姆:德格县温拖乡干部
“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里贫穷的面貌”。
四郎贡布:德格县温拖乡村民
“希望自己过得好一点,带着家人到处看一下”。
刘小海:德格县温拖乡副书记
希望家人健康,自己快乐,作为基层干部,以后到每一个农牧民家能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远离病痛和贫穷。
启美拉姆:德格县温拖乡满金村村民
“现在幼儿园修起来了,我希望把女儿送到幼儿园读书”。
黄老师:德格县温拖乡中心小学老师
“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再不愿看到有学生放牛和种地”。
扎西多吉:德格县温拖乡满金村干部
“希望群众工作不间断地开展下去,农牧民的收入越来越高”。
贾贞毅:甘孜县扎科乡干部
“通过努力,让老百姓比较落后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
谭婷:甘孜县扎科乡干部
“学好藏话能够与老百姓沟通,把工作做得更好”。
亚玛:68岁,甘孜县协旦达村村民
“现在水牵通了、电有了、路也修到家门口了,只求国家安定、社会稳定”。
李长生:甘孜县色昔底乡恩珠一村党支部书记
“希望带头让全村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用画笔绘出美丽新甘孜
■姓名:裴宏波
■职业:康定县国家税务局干部
■感受:用画笔绘画出甘孜美丽山川
▲
裴宏波,四川康定人,藏族。笔名清木浅禅,藏名仁青达杰,自幼酷爱书画,师从曾刚及国家二级美术师刁华甫,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奖。
2011年开始学习中国画彩墨山水,作为业余爱好,从2013年在清华美院高级研修班学习后,裴宏波对绘画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说,作为画家不仅要了解全州各地的风景名胜,还要学习民族文化,两者相互融洽,这样画出作品才有创作力,才有美感。
对待事业有自己的梦想,在正常处理好工作的前提下,把绘画作品有一个更大的提升,作大画、大作品是下一步想法和思路。裴宏波高兴地说,绘画是一门艺术,创作是关键,画出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是他的一大梦想,不仅让全州人民知晓,更要让全国人民知晓,这里山水很美丽,这里的文化更丰富。
裴宏波的愿望是干好本职工作,为群众宣传好相关法规,树立好税务干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