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广告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4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津冀一体化
还需打破“一亩三分地”藩篱
2014-04-16

京津冀一体化箭在弦上。国家发改委近日称: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

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不到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将近四成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制约区域发展。

要打破“一亩三分地”,实现1+1+1>3,需要解决哪些难题?

统筹产业布局

打破藩篱优化分工

京津冀山水相依、地缘相亲,但涉及到企业转移和产业布局,却有着各自的利益考量。

北京具有产业转移的急迫性,人口急剧增长,大城市病越来越重,将一些非核心职能转移出去已成共识;河北近几年经济增速回落较快,在全国各省市中增速排名靠后;而天津,经济增速居于全国前列,在港口建设等方面也都有着独当一面的“雄心”。

专家认为,要打破利益藩篱,加强“市场之手”避免资源错配,需要遵循三个导向。

——合理定位导向。三地应科学明晰城市定位,北京让渡一些自己的利益和资源,对非首都功能和定位之外的产业坚决疏解。

——变“投资导向”为“产业导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系教授祝尔娟认为,各地应本着产业转型升级、集群化发展的方向出台鼓励政策。

——转“市长导向”为“市场导向”。分析产业迁出迁入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近期效益、远期效益。还要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推进。

公共资源“旱涝不均”

缩小差距“分流”人口

“全国人民上协和”“宇宙中心实验二小”……戏谑的背后是各地公共服务的差距。数据显示,北京211重点大学数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全国最佳医院百名榜中北京独占约三分之一,而天津和河北则相去甚远。

面对功能分离、人口分流等核心问题,缩小公共资源巨大落差是一体化绕不过去的课题。

“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的增量上做文章。”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认为,应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在区域内共建共享,对于涉及中央级的医院、大学等加强高层次协调,促进首都资源以多种方式向周边辐射和延伸,同时北京周边地区自身也要加大医疗、教育的投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缩小与北京的差距。

而随着京津冀城市之间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对于三地之间“居户分离”的人来说,遇到的另一个现实不便则来自于异地就医有“保”难“报”藩篱。

交通一体化

打通“最后一公里”

运行多年的京津城际高铁、京冀高铁为三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河北目前与京津对接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共存在“断头路”里程达2300公里;燕郊进出北京城区仅有一条102国道,高峰时期燕郊数万人进京,其状堪比春运。

“交通‘肠梗阻’最大‘病因’是三地各有各的诉求,钱由谁出是大问题。”天津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说,“天津机场已经是首都机场集团的成员机场,即便如此机场内部资源分配还是割裂。”河北省一位官员说:“八通线地铁到燕郊也就是十分钟车程,但就是谁也不愿意去修。‘断头路’在河北和北京交界比比皆是!”

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在交通上实现重大突破,为降低经济成本和人口疏解提供先提条件。

张贵教授认为,京津冀交通协作应当突出“以速度换距离”。通过发展高铁、高速路、机场等构建起一个便捷、大运量的区域交通体系。赵弘则认为,接通“最后一公里”,三地政府之间做好规划和协调,不能单单关注高铁等“高大上”的项目,城际县际“毛细血管”也应当疏通好。

据北京市交通委透露,三地已经开始编写交通协同发展计划,到2020年,“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将初步建成,绿色交通的覆盖范围将扩大。 (据新华社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