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专题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5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磨剑终成锋
——全国独家剂型准字号藏药“然降多吉胶囊”诞生记
2014-05-12
图为“然降多吉”制剂室。

■ 本报记者 泽央 谢辉 文/图

2014年4月2日,历时15年注册申报的四川康定金珠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与州藏医院神螺藏医药研究中心合作研发的藏药新药“然降多吉胶囊”,终于拿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药准字号批件。这是我州首个取得国药准字号的藏药新药,同时也是全国独家剂型藏药新药。

“十年磨一剑”,是说用十年时间磨一把好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此语用来形容“然降多吉”胶囊的研制、申请准字一点也不过分。从1998年开始研发,今年终于拿到国药准字号,历时十五年。“药品注册批件是核心,是引入企业、做大制药企业、带动整个藏药产业的关键。‘然降多吉胶囊’获得国药准字号,意味着我州在藏药新药研究和产业开发上率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必将带动我州中藏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是四川省康定金珠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经理李永光和州藏医院院长白玛卓嘎的共识。

未来,“然降多吉”生产销售、拓展市场、带动藏药产业、造福甘孜百姓之路,借用科创金珠公司总经理的话说:“‘然降多吉’拿到国药准字号,迈出了长征的第一步。”

藏医药 疗效神奇悬壶济世

被称为“雪域奇葩”的藏医药有着2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对治疗慢性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藏药形成南北两派,我州是藏医药发祥地,南派藏药的故乡。2006年,“甘孜州南派藏药”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藏药的配方离不开藏医理论鼻祖宇妥·云登贡布编著的藏医藏药理论巨著《四部医典》的指导,入药时引入金、银、宝石等矿物质材料,让许多人都不敢尝试。“但现在工艺制作的藏药已经把藏药毒性降至安全范围,经国家药监局审批合格才上市。”州藏医院副院长强文生说。

因受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类风湿关节炎在高原地区的藏族人民中较为常见,特别是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更为普遍。

“然降多吉胶囊”处方来源于州藏医院名老藏医唐卡·昂翁降措的经验方,长期作为医院制剂使用,因其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卓有疗效,广受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肯定和欢迎。但作为医院制剂,其使用范围、剂型均受到了一定限制。“医院制剂型藏药只能在州内各藏医院调配使用或是作为处方药,由执藏医行医证照的医生开出,不能上市流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藏医药发展。”强文社介绍说。

“然降多吉”胶囊是南派传统藏药按新药自主研发的典型代表,采用州内道地药材组成的藏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发热、关节疼痛等症。

为进一步开发该产品,使之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同时让内地的人更好地认识了解藏医药,州藏医院故将该处方进行剂型改造,制成携带、贮存、服务方便的胶囊剂,并根据藏名音译定名为“然降多吉胶囊”,汉语意为“风湿镇痛金刚”胶囊。 (下转第二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