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专题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5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底部基础 为推进“两个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王东明讲话 魏宏主持
2014-05-12

本报讯(川报记者 张宏平)5月9日至10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柯尊平出席。

会议分两段进行。第一天进行现场参观考察,4个参观考察组分别深入江油市、安县、广汉市、中江县、金堂县,安岳县、雁江区、仁寿县、东坡区,犍为县、南溪区、富顺县、威远县,大竹县、邻水县、西充县、射洪县等17个县(市、区),实地考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第二天进行交流发言,双流县、米易县、江阳区、苍溪县、夹江县、宜宾县、渠县、平昌县、石棉县、金川县、九龙县、西昌市和省委农工委、省发改委、省经信委、住建厅、省旅游局、人行成都分行先后发言。交流发言后,王东明发表讲话,肯定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作再动员再部署。

王东明指出,我省有183个县(市、区),是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也是一个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潜力巨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在当前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的。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为路径,以城乡统筹、三产融合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王东明指出,县域经济发展首先是产业的发展。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推进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要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发展。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突出绿色、生态、安全,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着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要坚持工业强县富县,立足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做大工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以区位优势为依托,围绕中心城市发展需要,打造配套产业集群。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避免简单地卖资源。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要把园区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提高投资强度,推进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

要把服务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潜力产业来抓。加快建设一批商贸、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餐饮、文化、休闲服务业,发展家政、物业、养老等社区服务。要推动旅游资源联合开发,高水平规划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和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峨眉、大成都等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和整体品质提档升级。

王东明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要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起来,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要抓好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县域规划。对县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实行“一盘棋”布局,做到土地利用、交通、产业、生态等多规衔接配套。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换一任领导翻一次烧饼。

要高水平推进县城建设。合理确定县城规模,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重视繁荣城镇经济,创新城市管理,加快推进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注重布局人性化的生活休闲设施,避免形成“水泥森林”。

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城镇。认真实施百镇建设行动,落实土地、资金等扶持政策,突出地域、民族和历史文化特色,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建设一批宜居宜业的新型小城镇和富有活力的经济强镇。

(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