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易中毒的除了甘蔗,随着气温的日益升高,一些本来无毒或毒性很低的蔬菜和水果,有可能变成有毒或毒性增高的食品。比如:四季豆(要充分加热)、马铃薯发芽或未成熟不能吃、来源不明的蘑菇不能吃、鲜黄花菜要在开水中焯一下。生蚝、生三文鱼等生食水产品也应慎食。春季警惕四种食物引发中毒。 一是去年冬季腌制的酸菜、咸菜。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酸菜和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食用颜色过深、已变质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二是发芽的土豆。有很多家庭在去年冬天储备了一些土豆,有的储存不当发了芽或者皮肉变色。提醒市民,这些感觉丢了可惜的土豆千万不能食用。因为土豆发芽后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食用后易引起食物中毒。 三是冷冻海产品。春季是海产品的产出淡季,如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所含的蛋白质就会分解,并且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吲哚、恶臭素等有毒害的物质。而且这些有毒害的物质,加热煮、熬并不能彻底破坏其毒性。因此,春季应慎食冷冻海产品,变质的海产品切不可食用。 四是有毒山野菜。随着天气转暖,各种山野菜陆续生长。如果采食有毒植物或者加工不当的山野菜,容易引起中毒,严重的将危及生命。请市民不要采食不熟悉的野生植物,如果因食用野生植物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防止贻误治疗最佳期;同时应及时向食品监管部门报告,并保存一切可疑食品,尽量留存呕吐物和排泄物以备检验。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防止细菌污染: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炊具分开使用。 低温储存:肉类食品、海产品等应低温储藏,以控制细菌繁殖。 彻底加热:肉类食品、海产品等必须煮熟、煮透,熟食应及时食用,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存放,食用前再重新加热。 不吃品种不明的蘑菇、野菜,不吃没煮熟的豆角、发芽的马铃薯等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选购包装好的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有效日期、生产日期及要求保存环境。 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误食误用。 洗蔬菜水果最好先用水浸泡,再仔细清洗。 在外面吃饭,尽量不要到无证饮食场所。 不吃腐败发霉的食物。 反复洗手,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避免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接触食品。 使用干净的水。 一旦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就近就医:最好马上到附近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 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进行催吐,如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收集样本:收集呕吐物或排泄物供医疗化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