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春燕 5月的甘孜高原,草木茂盛,山花烂漫。素有“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之称的国道318线雅江县河口镇麻格宗村段,十几家“骑友之家”旅游接待点生意火爆。看着收入剧增,村民让布竖起了大拇指:“是城里的‘亲戚’帮了我们的忙!” 村民让布说,以前麻格宗村有4户骑游驿站,但经营管理比较混乱,没有统一标价,“亲戚”帮助他们进行了规划。现在,全村已有30多户农户成为旅游接待户。“‘亲戚’帮助我们成立了旅游协会,采取‘支部+协会’的模式,进一步规范了我们的旅游接待。” 正科乡、洛须镇是石渠县的重要农业基地,但存在品种单一、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记者走访时发现,农业局的“亲戚”正在帮助村民们引进良种、运用良法,引导和发动老百姓开展田间除草和清除石块,综合运用储肥、改土、灌溉等措施提高现有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 这些乡村的产业结构变化,是“结对认亲”的一个成果。 在道孚县觉洛寺村11岁藏族小姑娘七美巴吉心中,道孚县干部四郎生根是她最亲的人。说起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害羞的巴吉说:“四郎生根‘爸爸’常来看我,没有他,我不知道咋办?” 5岁那年,小巴吉不幸被沸水烫伤右脚,因没钱做手术,致脚掌挛缩畸形,走路一颠一簸。小巴吉常被同龄孩子嘲笑,她一度认为自己是被上天抛弃的孩子。自从和巴吉家“结对认亲”后,四郎生根多方奔走,联系医院,筹措药费,并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7万元为她看病。手术后,巴吉终于可以正常行走了。巴吉的父亲勒珠说:“有了这门亲戚,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在我州,像这样真实的“干部亲戚”结对帮忙给老百姓带来新希望的故事还有很多。自2012年6月全州启动“举全州之力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以来,全州50833名公职人员走出办公室,攀山路、进帐篷、入农家,用真情与206954户农牧民群众结对认亲、用真心为他们干实事,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多实惠,得到了老百姓的真情拥戴。 团州委年轻干部仁孜克珠帮自己的结对亲戚办理了医保报销手续,老人家感激不已,不停地说谢谢。这让仁孜克珠感慨万千:“老百姓太淳朴了,医保其实是国家的好政策,而我的一个举手之劳就让他如此感激。就像昌升书记说的那样,‘干部只有将根深扎于农牧民群众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真是我们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我们就有多亲啊!” 石渠县宜牛乡本日二村的村民泽登在乡亲们眼里是个古怪、孤僻的人,如今却笑口常开,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紧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