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泽央 雨过天晴的午后,空气中飘飞着泥土的芬芳,初夏的阳光在甘孜县这座高原小城开始变得火热。走进该县去年底落成的廉租房小区,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映入眼帘,小区路面干净整洁。敲开小区住户张兰的家时,她正和老姐妹们一起边看电视边聊天,“以前到处租房住,日子过得很不踏实。如今住进这近50平方米二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廉租房,感觉很舒服、安心。”张兰一脸的幸福。张兰今年58岁,是一名清洁工,以前一家四口租住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年要交几千元的租金。“我家算是双喜临门了,因为现在有了固定的住房,还添置了新家具,年近40岁的儿子也终于在几天前娶媳妇进门喽,感觉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乐享幸福!”张兰感激地说。 “咱们普通农民也能领上养老金,过去想都没敢想过,现在虽然老了干不动活了,但低保金和养老金已经差不多够我生活了。”白玉县阿察镇阿察村牧民65岁的翁青第一次领到每月55元的养老金时,他心里的幸福感简直无以言表。 在我州,像张兰和翁青一样得益于幸福工程的实施而觉得生活幸福踏实的农牧民越来越多。自2012年6月群众工作全覆盖开展以来,在国家、省的大力关心支持帮助下,州委、州政府本着“民生为重、民生优先”的理念,始终坚持以群众工作全覆盖“六大活动”为抓手,以大力实施“幸福工程”为着力点,按照“政府主导、资金捆绑、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办法,千方百计争取和整合资金,狠抓幸福工程十大行动。截至今年4月底,幸福工程十大行动投入资金56.97亿元,惠及百万余城乡群众,人均受益达2500多元。 民生连着发展,民生连着民心。在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中,州委书记胡昌升,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州长益西达瓦多次强调:“让全州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大改善、群众大受益,是群众工作全覆盖的重要宗旨,也是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的内涵所在!”…… 话语铿锵有力,也一诺千金。针对“行路难、住房难、用电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州委、州政府决定,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州将整合资金85亿元,实施以百姓安居、劳务增收、全民保障、教育助学、健康关爱、文化共享、农村“甘露”、远村点亮、交通便民、新村示范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幸福工程。 两年来,幸福工程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组织实施越来越实,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受益群众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州城市低保保障70.44万人次,月人均补助达214.3元;享受农村低保620.02万人次,月人均补助达86.3元;71.9万人次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9万人次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4.9万人次受益于新农合。建成通乡油路543公里、通村公路1620公里、桥梁21座、乡村客运站点44个,开通41个乡镇85个行政村客运班线;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198个,解决了28.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建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农网改造升级项目49个,解决了621个边远村11.96万人的缺电问题;14660名城镇人员实现就业,211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821名农民工得到了技能培训,65.5万人次农牧民得到了实用技术培训;13.52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输出,劳务收入达13.32亿元;建成了7个县乡敬老院,新增了440个集中供养床位;(紧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