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国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8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真抓实干的实效来推动执行力提升
2014-08-14

(紧接第一版)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这就要做到在全党弘扬真抓实干之风,将执行和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一是树立良好的思想学风。学习是提高的基础,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要博学审问,博采众长。学以致用,明辨笃行。始终站在全局的位置和角度思考问题,与上级同位思考;把握好工作规律,凡事想在前、谋在先,与上级同步思考;善于领会上级意图,主动把握工作动向,与上级同向思考,增强执行工作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二是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克服不作为,无作为,差作为,乱作为,进一步推动科学谋划、真抓实干,促进科学发展,让全州上下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执行能力的强弱因人而异,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也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踏实勤奋是成功的主要条件,不要幻想平步青云,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真抓实干,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做到干事、干成事,而不出事,要树立带头干和实干的精神,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作为公职人员来讲,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带着感情去做。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项工作,用心想事,用心谋事,消除作风飘浮,个人得失、夸夸其谈等毛病,就一定能做好每项工作,从而才能真正提高个人的执行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抓实干是公职人员工作的基本功,没有真抓实干,任何正确的方针政策,任何周密的工作计划,都是纸上谈兵。因此,提高执行力,必须树立实干作风。一是敢于真抓实干。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公职人员要强化执行意识,明确执行责任,时刻牢记执行工作是使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创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把落实工作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竭尽全力、攻坚克难;坚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具体问题来推动工作、推动发展。二是善于真抓实干。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熟悉并掌握真抓实干的技能技巧,提高执行素质,改进执行方式。首先是要突出重点工作。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解决好问题。党员干部要抓住工作重点,克难求进,确保整体工作有主有次、有声有色、有条不紊地推进。其次是要重视基础工作。打基础、利长远,是发展的起点与目的。党员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隐性政绩”与“显性政绩”的关系,结合现实要求和持续发展,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再次是健全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健全和严格落实检查考评、重大责任追究和表彰激励等制度,对工作不负责任、不积极落实的干部,坚决进行问责,形成真抓实干的长效机制。

《御制泸定桥碑记》:“夫事无小大,期于利民,功无难易,贵于经久”。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没有执行,再美的蓝图只能是空中楼阁,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真抓实干的作风是提高执行力的主导因素,一个人的实干作风好坏直接决定他行为的好坏,作风优良办事就积极,效果就会好;作风不好,办事就推诿,效果就差。良好的作风是为人处事、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坚持真抓实干,就是要从不必要应酬活动和琐碎事务中走出来,坚决摒弃不真抓实干、不抓实际工作的飘浮作风,坚决戒除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坏习气,使工作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落实不落实一个样的问题,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干出成效。让真抓实干、作风优良的受到重用,让作风飘浮、不干实事的没有市场,让办事拖拉、不讲效率的感到有压力,真正把党员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真抓实干、干实事上,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生活的难点、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踏实做事的重点,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来体现做人的品性与境界、做事的认真与执著,以真抓实干的实效来推动执行力的提升。(作者单位:州民干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