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国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8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民团结一家亲
——记甘孜县来马乡派出所所长张伟俊
2014-08-20
走访群众。

■ 余应琼 文/图

在甘孜县来马乡派出所,有这样一个人,除了做好辖区的社会治安外,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为农牧民服务上,并和辖区群众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他就是湖北人张伟俊。张伟俊2007年考录到甘孜县,先后在刑警大队、甘孜镇派出所“110”工作,2010年1月调到来马乡派出所任所长。

基层琐事多,治安、调解纠纷,样样都得管,但是张伟俊坚信“只要紧贴民需,就能赢得民心”。他经常对所里民警说:“我们没有别的法宝,只有民族团结这个武器,因为团结可以战胜一切。”他将“认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分干包片,要求干警分区域认识辖区内的农牧民,对他们的情况做到“一口清”。他带领干警从户口清理整顿入手,走村串户,熟悉民俗,学着吃糌粑、吃生牛肉、喝酥油茶,以融入当地农牧民的生活。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他刻苦学习藏语,在当地协警的帮助下,汉话加藏话带比划,很快也能跟农牧民深入交流沟通,不到半年时间,就和辖区内的所有农牧民熟悉了。在基层工作的这几年,张伟俊在民族团结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还获得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殊荣。

忠于职守

确保一方平安

到派出所工作的那天起,张伟俊就按照“警务跟着警情走”的工作思路实施社区警务,他决定将辖区按农区牧区及村落分布的特点,划分了三个社区,并设了两个牧区警务室(康珠社区、冷达社区), 将基层平安创建、矛盾纠纷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区警务室,实施有效的治安防范策略,明确的人口管理制度,并加大调解矛盾纠纷力度,在警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布警,派出所做到了有效用警,农牧民随时见警,办案及时出警。他根据辖区发案规律和特点,着力构筑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防控体系,建立整体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辖区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帮助辖区16个村委会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组织,社区干警不定期组织各包村干部和农牧区民兵在辖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工作,坚持每年对他们开展两次治安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群防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4年来,张伟俊和同事们在探索中前进,不断改善治安策略,在赢得当地群众肯定和支持的同时,也使辖区内的治安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好转。

忠于人民

爱民助民献真情

派出所配备有一辆猎豹车,每次警车去县城,张伟俊都会提前给附近几个村的农牧民打招呼,问其是否需要捎带物品,并作好登记,返回后一一送到他们的手中。辖区内,农牧民谁家有急难事,只要找到了张伟俊,他都会竭尽所能地给予帮助。50多岁的巴登志玛体弱多病、独自居住,张伟俊就组织干警帮她维修房屋,干农活,定期带她去体检,为随时了解她的病情,还给她买了一部手机,派出所干警每月轮流给她充话费;弄拉寺搬迁,他组织干警帮忙打墙;白格寺藏书多,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他联系消防队,为该寺庙配备消防设施,并进行了消防设备的使用培训;今年5月,马达村村民沙珠被野狗咬伤了手臂,他听说后,买了水果前去探望伤情,并让他马上打狂犬病疫苗。家境贫困的沙珠觉得打疫苗太浪费又麻烦,张伟俊就借了卫生院的冷藏设备,到县疾控中心买齐了4支疫苗,让沙珠按时去乡卫生院注射疫苗。

此外,由于部分村社离派出所较远,一些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户政业务很困难,张伟俊就带领全所民警上门服务,定期到偏远村社受理户政业务、发放身份证、开展法制咨询和情报信息收集等基础业务工作。在来马乡,只要有婚丧嫁娶,张伟俊都会参加。农牧民群众也把他当做了自己的亲人,无论大事小情,都愿意和他说,听他的调解,十分信任他。“有事找张伟俊”,已成为辖区农牧民群众的一句口头禅。“有了他,我们就放心。”村民益西翁姆说。

到派出所工作4年以来,张伟俊共上门为群众办证758张,发放户口、身份证等证件526张,走访辖区群众675次,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35条,解决群众困难21起,为群众提供各类救助213次。

2012年8月,张伟俊在成都学习时遭遇车祸,来马乡的群众得知后到寺庙去念经祈福,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祝愿他早日康复。回到单位以后,该乡16个行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部分村民代表20余人,自发地到派出所看望他,感谢他对农牧区的辛勤付出。

他在保护辖区群众的同时,却无法兼顾家人,四年来,张伟俊从未休假,然而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对我们来说,百姓的事无小事,我们的付出和辛劳让更多的人生活得安心,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去坚守。”张伟俊如是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