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老二郎山:
“天路”即将变“坦途”
2014-09-15

■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樊曦 于文静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曾经唱响全国的《歌唱二郎山》,唱出了当年的山高路险和修路的艰难。如今,被称为“全国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雅(安)康(定)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新二郎山隧道就是其中难度最大的“咽喉”。

新、老二郎山隧道都是由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修建。9月11日,记者沿318国道来到了雅康高速新二郎山隧道工地。

新二郎山隧道可实现全年畅通

从四川盆地进入青藏高原,第一道屏障夹金山脉上是著名的二郎山,在东西距离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海拔从近500米陡升到3000米至5000余米,构成了我国地理格局中第二台阶向第三台阶的过渡带,成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观的天然分界线。

二郎山常年冰雪、暴雨、浓雾、泥石流、滑坡不断,致使该路段行车事故多发、断道频繁,加之全年3/4为雨雪天气,交通运输极为困难。

当地有谚语:“车过二郎山,像进鬼门关,侥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二郎山已成为制约甘孜州及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瓶颈”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打通二郎山隧道。

2001年,老二郎山隧道竣工验收,成为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个咽喉要塞,相比此前走盘山路轻松了很多。然而,老二郎山隧道海拔2200米左右,入冬就会积雪,道路难行。时至今日,该隧道在日均4000辆的车流量面前已显得力不从心。

“全长13.469公里的新二郎山隧道,避开了318国道新沟至二郎山隧道的长大纵坡和暗冰路段,隧道海拔从2200米降至1500米,即雪线以下,这将保障雅安至泸定‘生命线’常年通车,不受季节气候影响。”中铁隧道集团二郎山项目部经理冯志谦说。

采访中,甘孜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州长益西达瓦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川藏公路建设是祖国强大的标志、民族团结的见证、甘孜发展的命根。”(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