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7月份相比,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仅有厦门房价略有上涨。更值得注意的是,继7月首现下跌之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房价跌幅超过1%。在中国楼市步入“新常态”之际,相关部门的房地产调控思路也开始悄然转向。 北上广深跌幅均超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方面,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持平的和上涨的城市各有1个。在二手住房的价格方面,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7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1个。 数据显示,自5月开始,一线城市中上海和深圳楼市率先开启跌势,6月广州也加入降价行列。7月,北京房价自2012年6月以来首现下跌。8月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延续着全面跌势,环比降幅分别为1.2%,1.3%,1.3%,1.1%。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8月份,一、二、三线城市均坚持以去库存为导向,开发商的降价促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因而使房价跌幅继续扩大。 房价下跌恐未见底 自2012年6月份以来,70个大中城市房价连续上涨23个月。但从今年5月份开始,房价指数开始出现环比下跌,6月以来房价跌幅更是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房价下跌的通道,一、二手住房市场均出现降温也令市场的看跌情绪进一步加重。目前上门客户多以咨询价格为主,意向客户较少,说明现在房价仍偏离买家的预期,观望情绪浓厚。 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市场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啸天看来,房价的下跌空间仍未见底。“2011年1月‘新国八条’出台后至2012年5月,楼市经历了16个月的下滑;此后,楼市又经历了20多个月的反弹期;此轮楼市调整始于今年2月,至今楼市调整仅仅经过了7个月。目前每个城市都在完成着自己的价格测试,供需双方都在寻求市场的均衡点。” 楼市步入“新常态” 专家认为,目前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是楼市供需格局发生了变化。截至8月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再攀新高,达269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6%。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17.5,也就是说,市场需要用17.5个月的时间才能消化完。 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表示,住房价格是市场的重要信号,其本身不应当是直接的调控对象。简单地将住房价格作为住房政策的调控对象并不合适。住房政策的调控目标应当是供求平衡、市场平稳。 (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