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 ▲杵坭乡松树林通村公路。 ▲岚安乡通村公路。 ▲群众投身通村公路建设。 2013年以来,为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泸定县抢抓机遇,启动实施了“交通三年攻坚”,围绕至2015年底基本实现100%行政村通公路、90%行政村通水泥路的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着力破解制约公路建设的难题,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该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多方筹措、整合资金,党政重视、上下联动,全民动员、村民作主,专群结合、强化监督,健全机制、建管一体,切实为群众建设出一条条“民生路”、“民富路”、“民心路”。截止今年7月,该县完成项目建设投资7531万元,完成通村通达公路75.3公里、通村通畅公路119.09公里,实现98.4%行政村通公路、48.4%行政村通水泥路。 ■ 姜涛 罗楚凯 文/图 前提——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建设“民生路”、“民富路”、“民心路”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泸定县紧抓这一建设目标,注重科学有效统筹农村公路与国省干道的连接,与乡、村、户之间的联通和道路与产业及市场的链接,按照“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的方针,认真制定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建设一条道路、带动一方经济、和谐一方社会、造福一方百姓”的良好效益。同时,该县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人口数量、产业状况、地灾现状,采取“因村施计、因路施策”和“就地取材、土洋结合”的办法,在资金配置标准、道路强度标准、线路实施标准、材料使用标准上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和“平均主义”,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便农民出行、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农村公路建设。 重点—— 多方筹措 整合资金 农村公路建设的瓶颈在于资金,制约公路建设的主要问题也在资金。泸定县按照“以争为主、以补为辅,群众投劳、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模式,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为重点、以整合县级财政补助资金为支撑、以农民群众投工投劳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基础,创新建立上级资金投入、地方财政配套、社会捐资和群众投工投劳投资的多元投入机制,有效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2013年至今,争取上级项目资金6210万元,县级财政调剂补助资金7153万元。 关键—— 党政重视 上下联动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关键在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泸定县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上升到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出台了政府1号、26号文件,建立健全了工作领导体系,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带头抓、县“四套班子”干部合力共同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规定有关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农村公路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确保职责落实到位。同时,细化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方式和保障要素,确保措施全面有力,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工作格局。 核心—— 全民动员 村民作主 农村公路建设服务对象是群众,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活力”也在群众。泸定县秉承“充分发动群众”的农村公路建设思路,充分运用群众工作全覆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载体,推行舆论发动、利益发动、情感发动和教育发动,干部与广大群众在一线同劳动、同甘苦,引导群众“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道路自己建”。实行农村公路建设村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民大会决议并承诺支持建设的“三议一承诺”制度,充分激发群众修路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激情,切实让村“两委”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真正业主,让老百姓成为公路建设的真正主体。同时,对群众积极性高、支持建设的乡村率先实施公路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投身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切实成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主力军。 方法—— 专群结合 强化监督 建设群众便于通行的“放心路、满意路”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泸定县坚持道路质量标准不放松,严把道路建设质量风险的各个环节。强化行业监管,分片派驻工程管理、施工、质监三支技术指导组,分层分类开展乡、村技术培训,实现乡乡有专业技术指导组、村村有经过培训的技术团队,确保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都能及时解决。强化社会监督,每条公路均公布项目名称、公路里程、建设结构、建设标准、举报电话等事项,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义务监督员,推选村民监督员,经过培训后实行挂牌上岗、现场监督,形成社会监督合力,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和质量合格。 保障—— 健全机制 建管一体 农村公路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养”。泸定县坚持道路建设到哪里,管护体系就延伸到哪里、运输服务就配套到哪里、安保设施就完善到哪里、道路美化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努力探索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连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美”的“五位一体”建管模式。该县草拟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办法(试行)》,建立县养护中心、乡镇交管站、村养护队的“三级保障”养护机制,着力构建县道有路政员、乡道有监管员、村道有养护员的“三级管理”责任体系,并同步推进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全力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农村公路网。 后 记 泸定县通过大力实施“交通三年攻坚”,深化“科学管理”,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到2014年底,该县将实施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4个,里程232.51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公路;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90%行政村通水泥路的农村公路建设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