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日报评论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后,受到国内资本市场积极评价,也受到国际舆论密切关注。国内股市突破走高,房市企稳回暖,表明国内外投资者看好“法治中国”的市场前景。国际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走自己的路,目前大力推行的改革和法治将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引起国内外关注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11月1日上午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时,还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进一步扩大了公民起诉政府的权利,让“民告官”变得更容易。从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我们看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规则,增强了依法办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共识!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同步的也是互动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大重点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清楚地看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法律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也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提高执法效率,保证司法公正,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规范、高效的法治保障。也就是说,“法治是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器”,“法治是政府与市场的最大共识”。 用依法行政凝聚市场共识,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政府与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两个重要手段,都能对资源配置产生作用,但资源配置和利益调节的功能、机理、手段、方式不同。市场方式主要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功能配置资源,调节利益关系,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主经营和自担风险。政府则主要根据全局和公益性需求,依靠行政权力和体制,进行重要资源配置,调节重要利益关系。(紧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