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国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洒向人间都是爱
——聚焦泸定县爱心慈善活动
2014-11-11

泸定县职工关爱残疾群众。

■ 陈明晰 罗楚凯 文/图

2012年,自州委、州政府把每年的11月19日确定为“爱心慈善日”以来,泸定县把爱心慈善作为爱心帮扶活动重要载体,在济危扶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爱心慈善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为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泸定传递了正能量。截止今年10月,该县爱心慈善基金募集善款184.44万元,共计支出165.58万元,受益困难群众达1000余人。

大爱接力残疾人王成芳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党是我们真正的依靠。我无力报答,做了150双鞋垫送给县委政府,感谢党对我们一家人的关爱之情。”该县泸桥镇新桥村四湾组的王成芳感激地向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明晰打去电话表示,要在今年慈善日之际,将150双鞋垫亲自送到县委政府,表达感恩之情。

王成芳,家住农村。小时候因一次意外摔伤,导致脚残。23岁时,她认识了一个外乡小伙子,两人情投意合结婚成家,可是,她产下第一个孩子满四十天时,双脚却再也无法站立了。从此,她只能用双手扶地爬行,丈夫不离不弃,她要去哪儿丈夫就把她背到哪儿,丈夫成了王成芳的双腿。2008年王成芳的爱人被查出患淋巴癌,虽多方医治仍无力回天,于2012年元月撒手人寰,她几乎每天以泪洗面。

屋漏又逢绵天雨,今年大年初一,王成芳的大儿子一家四口在回家的路上,又不幸遭遇严重车祸,儿子、媳妇、孙女左脚均粉碎性骨折,特别是儿子的伤势最重,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王成芳看到一家四口都躺在医院急救时,她当场昏倒过去。医治产生的费用巨大,肇事车主又拿不出钱来。为了儿子一家四口的性命,王成芳爬行着用了五天时间向村民、亲朋借到17万元为他们治病。

王成芳家的不幸遭遇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湾村委、泸桥镇,红会、妇联、民政局、国税局和社会上许多好心人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一家渡过了难关;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多次到她家开展爱心帮扶工作,为她受伤的家人上门填写申请表,将16000元爱心慈善捐赠资金亲自送到她手中。并积极帮助衔接县法院民庭上门开展法律咨询,为她家开展法律援助,获得了24万元赔偿。这个命运多难屡遭挫折的女人,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终于看到了一片希望的蓝天。

爱心拯救癌症患者余爱琼

5月6日,泸桥镇北段社区居民余爱琼为县爱心帮扶办送来的一面锦旗,上书“热心敬业正直,为民排忧解难”。余爱琼感激的对县红十字会说道:“感谢你们雪中送炭,感谢党和政府帮我们我们全家度过难关。”

余爱琼今年51岁,丈夫蒋桂全63岁,系州属企业下岗工人,小女儿在家待业。去年5月,余爱琼因感到身体不适,在成都蜀都乳腺医院被确诊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晚期,医院要求病人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和化疗,这对靠城镇低保维持生活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通过东拼西凑、到处借钱,余爱琼在成都医院进行了手术和第一次化疗。县红十字会得知情况后,为她办理了重大疾病爱心慈善基金资助申请,经县爱心慈善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去年10月,为她送去了一万元的爱心慈善基金,让她再次到成都住院进行了化疗。目前,她的病情已得到较好控制,身体在逐渐恢复中,心灵的创伤也在逐渐痊愈。

情系高半山困难群众

去年“4·20”地震中,居住在田坝乡甘草村高半山上的欧和平、朱国勇两户村民房屋墙壁多处开裂严重受损。两家人面临着无房居住、修房无力的困境。田坝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县红十字会、民政局和国土局联系,为每户筹资了3万余元用于修建房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两家人已经入住新居。乔迁之日,欧和平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全家重新搬进新的住房……”

捐资学校恢复灾后重建

5月27日,泸定县红十字会与得妥乡政府、得妥乡中心校,收到了该县鑫旺金属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向“4·20”地震重灾区泸定县得妥乡发旺村小学的1万元捐款。

雅安芦山“4·20”地震中,得妥乡发旺村小学教学楼、办公楼、运动场、周转房等严重受损,致使全校140多名学生无法正常行课。该县鑫旺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为得妥乡发旺村小学定向捐助1万元,用于帮助学校的灾后恢复重建。学校负责人对企业的善举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一定要管好用好资金,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心。

社会各界爱心涌动

华能泸定水电工程筹建处积极响应该县“爱心慈善”活动倡议,全体员工募集善款11800元,委托县红十字会对德威乡中心小学校、泸定二中初一.一班的余秋蓉同学及两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定向捐助学费及生活费,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希望他努力学习,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去年9月,华西集团对口帮扶兴隆镇大庆丰村50万元,用于修建大庆丰桥梁。当地村两委带领广大群众投工投劳,于今年4月底正式通车,解决了兴隆镇大庆丰片区4个村、439户、1485人的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问题,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运输起到重要作用,为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个感人的爱心故事,感染了远在台湾的同胞。通过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牵线搭桥,台胞董淑珍、Andy夫妇每年爱心资助岚安乡、德威乡中小学贫困学生50名,捐助资金2.8万元;台胞彭荫钢先生资助德威乡、得妥乡小学贫困学生各50名,捐助资金3万元;蔡慧女士捐助德威乡、岚安乡贫困学生资助5名,捐助资金0.5万元;台胞两年来累计捐助泸定县贫困学生6.3万元,105名贫困学生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