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贴着“免费”标签的通讯软件不止一个,但都没有像微信电话本这样掀起轩然大波。腾讯近日发布的微信电话本3.0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让人们产生对“免费通讯”的向往。
与之前的实时对讲功能不同,这次的微信电话本使用了单独的客户端。使用微信电话本拨打电话,需要通话双方都下载这个客户端并开通免费通话功能。下载客户端之后,在Wifi环境下,你就可以接打“免费电话”了。
微信电话本到底能走多远,“能量”会有多大?对此,各方意见并不一致。一方认为微信电话本将可能严重威胁电信运营商的传统语音业务,是在“虎口夺食”;另一方则认为,流量通话类应用暂时还不能对拥有垄断地位的运营商产生巨大影响。
市场之手撼动垄断根基
据记者测算,微信电话本通话每分钟消耗约300k流量,运营商流量1Mb约0.05至0.1元计算,当用户在2G、3G、4G环境下使用流量通话一分钟的资费为0.03到0.1元之间。这个价格与现行运营商最低语音通话价格0.06元每分钟比较起来似乎优势不大。“流量通话双方同时都需消耗流量,总体来看,通话产生流量消耗是双倍的。”通信业专家项立刚同时提醒,微信电话本能对运营商带来多大冲击还很难说。
回顾过去这些年,各类免费通话软件层出不穷,基于流量的“免费通话”技术和软件早就有了,如易信和手机QQ等应用都已实现“免费通话”,但是终究没有带来革命性变化,运营商依然稳稳端坐,电信资费坚冰难破。
不过,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改变契机,来自市场的力量终将撬动冰山。很难想象,随着4G网络的发展,拥有4.38亿月度活跃用户的微信将带来怎样的变革。
一位通信界专家告诉记者,“免费通话”的确最终很难脱离运营商,但如果不能及时应对,运营商将沦落为基础流量服务提供商,无缘基于此的各类增值服务。面对这样的潜在危险,运营商别无选择,不得不动。
新通讯趋势不可逆转
实际上,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感受到商业模式改变的内在压力。
据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短信使用量同比下降20.2%,而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同比增长98.6%。工信部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三大运营商移动话音业务收入比重全面下降,而非话音业务收入则稳步增长。截至9月,三大运营商话音业务收入3752.4亿元,同比下降6.7%。
这样一种趋势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称,截至今年10月,全球各地的网络运营商语音和短信流量收入减少140亿美元,较2013年同比下降26%;今年上半年,美国移动运营商数据业务收入已首次超过语音。
趋势不可逆转,新通讯时代正在到来。单凭某个流量通话工具恐难颠覆运营商,但运营商以传统语音、短信业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在市场和消费者对流量的依赖和需求空前高涨的当下,难以持续。
链接
近年来的“免费通话”软件
Skype:一款划时代的即时通讯软件,其具备视频聊天、多人语音会议、传送文件、文字聊天等功能,并可以实现免费高清语音对话,可拨打国内国际电话,无论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均可直接拨打。据统计,2010年Skype通话时长占全球国际通话总时长的25%。Skype用户免费通话时长和计费时长累计超过了2500亿分钟。
UUcal:创立于2004年,采用超低资费点对点免费通话方式实现全球性的清晰通话,其迷你版本软件下载已超过1亿8千万,同时在线人数超过20万人。
易信:于2013年8月面市。其功能包括高清语音、免费短信及电话留言等功能,也有朋友圈可以晒靓照和生活状态。
微信电话本、手机QQ:今年,腾讯在手机QQ内新增加了实时通话的功能,然而并没有引起社会很大的关注。腾讯近期发布的微信电话本3.0版,将实时通讯加入其中,在接管了手机的通讯录的同时,还可以拨打网络电话,用流量输送语音。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