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涛 秦松 施工用标准化体系建设 打造精品高速公路 “代表处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建设活动中坚持‘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理念,结合实际开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措施创新,基本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施工标准化体系,在工程建设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预期成果。目前,泸定段的5个施工单位已全部进场,正加快施工便道、场站、驻站和项目部驻地的建设。建成的两个拌合站已能满足使用功能。”张武先介绍说,“现在正在修建的9条施工便道,公路等级高于一般乡道和农村机耕道。高速公路完工后,这9条施工便道将无偿交给地方政府使用,让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可以行车的村道,泥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更为深山里的群众打通了一条出行通道,大大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 建好路,就得用好材。建设伊始,四川雅康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注意从源头上把好工程质量关,抽派得力人员组成施工材料招标组,将工程所需的钢材、水泥及其他材料全部实行招标竞争采购,全部采用国内大型企业生产的高质量名牌产品。凡是进场的施工材料,都要取得合格通知单,并经现场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才正式投入使用。在泸定代表处,雅康高速JL监理实验室主任魏艳春告诉记者,实验室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开展试验工作,结合工地现场施工情况,及时抽取现场样品并做试验,第一时间提供试验数据,为业主及监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为工程质量把关。“遇到不合格的材料,我们第一时间通知业主及监理清除不合格材料出场,从源头上把控工程质量,绝不让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为建设一条精品的高速公路服好务、站好岗。” 通过层层把关,彻底杜绝了劣质材料进工地。在施工中严格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做到每一道工序有技术交底,每一个过程必须验收,一步通不过,步步通不过。同时,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由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旁站监督管理。工程干到一定阶段后,就召开技术质量分析会,解决共性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现场强协调重落实 营造良好环境 泸定县雅康高速公路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马代刚说:“按照泸定县委、政府的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协调与跟踪落实,加强各相关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落实专人负责解决征地拆迁和施工建设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改善工农关系,共同营造良好建设氛围,确保无障碍施工。”他告诉记者,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无论在不在理,干部都会认真倾听,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自雅康高速公路泸定段始建以来,县委、县政府就将该工程建设放在全县重点工作的首要位置,先后召开8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结合大渡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政策法规宣传14次。我们决不允许因为个人、家庭局部利益受到一点影响或者没有完全满足自己的要求,随意阻工闹事;决不允许非经县政府统一组织强行务工,威胁施工单位强卖强买;决不允许动歪脑筋敲诈勒索、坑骗套取国家资金,与修桥修路、积善积德的大好事对着干。”泸定县分管副县长林东升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怎么体现,就是要把教育实践成果拿到雅康高速公路建设的推进速度上来检验。协调工作组深入被征地群众家中交心谈心,按照讲政策、讲法规、讲情理的原则,不厌其烦与群众进行协商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今,泸定县民风得到改善,老百姓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雅康高速公路泸定段建设中,处在协调配合角色的泸定县,总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全力以赴,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首先,领导重视,率先垂范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经常过问工作进度,多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督促解决征地拆迁问题;县长蒲永峰定期于每周到沿线施工现场至少巡视督导一次,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其次,落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到实处,加快了工程的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工作人员从征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到全职深入一线征地、拆迁,从交付建设用地到全线开工建设以来,他们几乎每天都走在各个施工点,及时与各标段项目部协调解决规划设计对群众生产生活所造成的问题,协调解决施工建设中的工农关系,保证了施工建设的快速顺利推进。再次,部门协调,通力合作是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的又一法宝。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召集沿线镇政府、相关部门、各标段项目部主要领导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 “我干路桥工程近十年,走过很多工地,像泸定这样的书记、县长真是少见,这才真正是干事的作风。”C2标段的宋经理深有感触地说。他还告诉记者,泸定的书记、县长没在他们项目部吃过一顿饭,也没开过长会。常常一到项目部或施工点就问工程进度如何,遇到什么困难,碰到什么问题。常常是现场办公,共同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携手同心齐努力,雪域高原筑天路。雅康高速公路将携带所有参建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使老百姓的幸福伴随着道路延伸,共同奔向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