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还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在应对一些地质灾害的过程中,无论是地方政府、普通民众、慈善组织还是社会志愿者,都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也对灾害及救灾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各级政府就经常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练,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和社会公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这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起到重要作用。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是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从保护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来说,把保卫生命的“安全行动”有条不紊、不动声色地做在灾前,比灾后心急火燎、大张旗鼓地救援,要有意义得多。不仅仅是康定、四川,所有面临地震威胁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把坚持未雨绸缪的防患意识落到实处,既要在制度建设、规划、宣传等方面把工作做好,又要秉持“功不必在我”的理念将一些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做实。(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