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理论与实践

第04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生命唱响青春之歌
——全州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袁雅逊的故事(上)
2014-12-02
图为袁雅逊生前在灾区搬运救灾物资。

■ 本报记者 张永才

袁雅逊走了,走在康定抗震救灾的路上。

他,走得那样匆忙!他,才33岁!他,还没来得及结婚!

康定“11·22”重大地震发生后的第5天,从早晨一直忙碌奔波于震中地区4所学校核查灾情后,袁雅逊一行马不停蹄地向第5所学校赶去……在距塔公镇10公里处,不幸悄然降临。他们乘坐的越野车遭遇暗冰,打滑翻下坡去,袁雅逊被甩出车外,因公殉职。

噩耗很快传遍了雪山草地,熟悉他的人无不悲痛惋惜。人们不愿意相信这个阳光、帅气的康巴汉子已永远离开了他们。当晚,上百人自发来到康定袁雅逊的灵堂,他们点燃一盏一盏的酥油灯,默默地用泪水为这位年轻的抗震救灾英雄祈福:愿酥油灯照亮他远行的路,愿他来生不再短暂而忙碌……

年仅33岁的袁雅逊,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高原、献给了抗震救灾,用短暂而灿烂的生命唱响了一个优秀团干部的青春之歌。

把根扎在雪域高原

袁雅逊出生于美人谷丹巴。家乡雄峻的山和纯美的水,孕育了他乐观向上和刻苦努力的生命特质以及爱家乡、爱草原的浓烈情怀。

在甘孜州卫生学校采访时,十多年前教过袁雅逊的老师们,无不为袁雅逊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感到悲痛。十多年过去了,老师们仍然对当年袁雅逊在学校的情况记忆犹新,一口就能说出袁雅逊当年所在的班级和所学的专业。谈及当年的学生,老师们众口一词的说法是:优秀。在老师们的记忆中,袁雅逊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正义感强、热心文艺等等。

陈红是当年袁雅逊的化学老师,在她的记忆中,袁雅逊的双语特别优秀。他说:“因为藏语好、普通话好、口才好,加之舞也跳得好,所以他一直就是学校各种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袁雅逊当年在学校的名气很大,老师和同学都特别喜欢他。当年教袁雅逊外科的梁泽东老师清楚地记得,在袁雅逊班上有一名叫申燕的女同学,由于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症而行动不便,班上调皮的学生便时常对其搞一些恶作剧。“每当这个时候,袁雅逊都会站出来保护申燕同学,并对搞恶作剧的调皮同学进行严厉批评。”梁泽东老师说,也许受袁雅逊的影响吧,当初那个在学校比较调皮的班,慢慢地不那么调皮了,(紧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