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加力推进“三化联动” 本报讯(降初泽郎) 为进一步探索解决“三化联动”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以“三化联动”有效驱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局面。12月9日,丹巴县召开“三化联动”工作推进会。 会议要求,要突出旅游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中国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和“一心、一廊、五区、一环线”旅游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和优化旅游产业要素配置机制。要突出城乡统筹,立足“美丽丹巴、嘉绒名城”城市形象定位和 “农旅结合,建设嘉绒特色旅游村寨”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撤乡建镇、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项目,以新城、新村推动城乡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产城、产村相融。要突出农牧业支撑,把农业产业调整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创新农旅结合路径,重点围绕建设“中国高原酿酒葡萄之乡”为目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建成酿酒葡萄、优质核桃、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基地,着力把“基地打造成景点、把产业打造成景观、把农村打造成景区”,以农促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的格局初具雏形。 我州超额完成存贷款目标任务 本报讯(陈海灯) 1-11月,我州银行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信贷资源、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投放力度,存贷款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截至11月末,全州各项存款余额504.67亿元,较年初新增60.3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01.95%;各项贷款余额194.11亿元,较年初新增26.5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20.92%。 我州严防灾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 本报讯(李小波) 近日,州发改委和康定县发改局深入康定县姑咱镇、舍联乡、塔公镇、瓦泽乡等乡镇联合开展了建材市场价格调查,为防止“11·22”康定地震后恢复重建期间建筑材料价格异常波动打了“预防针”。调查组详细了解了当地受灾情况、民居的建筑风格以及所需的主要材料等基本情况,沿途还实地查看沙石厂、泡沫砖厂等,准确掌握主要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为下步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建材价格异常波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3名省专家抵州救治地震危重伤员 本报讯(本报记者) 省卫计委派出的华西、省人民医院胸外、呼吸和重症监护3名专家于日前抵达州人民医院并当即展开对危重伤员白马吴热的紧急救治。经会诊研究,调整诊疗方案及投用纤维支气管镜,目前病员病情明显好转,但仍未脱离危险。 我州画家作品再入中国书画名家展 本报讯(记者 宋志勇) 近日,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4第九届文博会中国文化与经济融合成果巡礼——中国书画名家展”上,我州藏族画家裴宏波创作的《龙啸》和《听幽图》被选中,并于12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集典美术馆展出,成为我州首位入选者。 据了解,今年8月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8届欧洲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大会——“长城·富虹景北欧洲书画展”上,裴宏波创作的作品《山居图》入展;2014“长城颂·正气歌”全国第五届书画展评活动中,他创作的作品《龙脊》荣获优秀奖,并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 我州地税系统助灾区纳税人及早恢复生产 本报讯(局办) “11·22”及“11·25”康定地震发生后,为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甘孜地税立足部门特点,急纳税人之所需、谋纳税人之所想,第一时间深入纳税户开展纳税服务工作。 各受灾县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组成纳税服务小分队,深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走访慰问,积极查灾核灾,巡查企业生产安全隐患,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共走访纳税企业50余户,个体工商户500余户。州、县地税局工作组在走访慰问中,积极为纳税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税收政策服务,耐心做好相关政策的解释解答,向受灾严重的纳税人提供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等服务。并开通纳税便民服务绿色通道,方便受理受灾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为受灾纳税人做好损失账务处理和涉税事宜提供全方位指导,同时提供配售发票、税收申报等上门服务,确保服务措施到位,帮助纳税人及早恢复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