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视觉新闻.国内国际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视觉新闻.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世界局势十大热词
2014-12-16

2014年,国际风云倏忽变幻,世界局势跌宕起伏,伤痛与欢笑相伴,遗憾与希望交织。

十大热词,记录大势变迁,盘点潮起潮落,在思考中得到启示,在回顾中把握未来。

乌克兰危机

解释:肇始于国家发展道路之争,在外部力量深度介入下急剧发酵,从街头示威演变为政权更迭和国家分裂。

点评:乌克兰不仅是国内不同政治力量的角力场,更是大国势力对抗的前沿阵地。割据与反割据,制裁与反制裁,最终搅乱了有“地缘政治支轴”之称的乌克兰。

马航

解释:3月8日,马航370航班在从马来西亚飞往中国途中失联。从泰国湾、南海到浩瀚印度洋,经26个国家史无前例的大搜寻,至今杳无音讯。7月17日,马航17航班在乌克兰边境地区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失踪和坠毁原因众说纷纭,谜团重重。曾获五星服务评级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信誉扫地,前景岌岌可危。

点评:两起灾难,涉及537条生命。失联航班希望渺茫,但搜寻从未停歇。空难航班据称 “被击”坠毁,很可能是乌克兰危机的无辜牺牲品。希望随着调查深入,一步步接近真相。

“伊斯兰国”

解释:伊拉克叙利亚境内的逊尼派极端武装,前身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曾与“基地”有瓜葛,今年在伊叙境内攻城略地,上演反攻一幕,震惊世界。

点评:“伊斯兰国”坐大源于中东长期动荡,以及不同宗教派别和利益集团间的积怨,美国的中东政策也难脱干系。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量,美组建“国际联盟”遏阻其攻势。

俄美斗法

解释:俄美关系近年因人权、反导和斯诺登事件龃龉不断,今年更因乌克兰危机跌至新低,双方斗法角力,关系趋冷至寒。

点评:曾几何时,双方关系开始回暖,在反恐、叙利亚化武危机上超越隔阂、进行合作。乌克兰危机成为双边关系分水岭,制裁与反制裁,遏制与反遏制成为主调。

伊核谈判

解释:西方要求伊朗放弃其核计划,双方力争不让。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为达成核问题全面协议进行的谈判进展缓慢。

点评:因在核心议题上分歧太大,原定7月20日之前达成伊核全面协议的期限两度被延。好在通过谈判分歧已渐缩小。

阿富汗

解释:阿富汗正经历政治、安全和经济“三重过渡”,其核心是安全,背景是西方撤军,实质是国内派系间、域外势力间的博弈与合作。

点评:阿重建后首次权力交接。总统选举一波三折。美国等西方国家欲走还留,其影响力日渐衰落。保障本国安全和发展终需阿富汗自身力量。

弗格森

解释:8月,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布朗在弗格森街头被白人警察连击数枪身亡,引发抗议浪潮。11月,密苏里州地方陪审团对白人警察免予起诉,“弗格森怒火”再燃,波及全美。

点评:弗格森骚乱再揭美国种族歧视之伤疤、司法制度之弊端,暴露美国在人权、民主上惯用双重标准的现实。

安倍“向右转”

解释:日本安倍政府在“右翼”道路上加快步伐,批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引起日本国内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深切忧虑,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雪上加霜。

点评:解禁集体自卫权动摇了日本“和平宪法”基石,歪曲历史必将导致日本与邻国关系紧张。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意味着开启了通往战争之路,安倍政府正失信于邻国。

埃博拉

解释:高致死率病毒,蛰伏多年后卷土重来,去冬今春在西非几内亚重现,继而蔓延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登陆欧美,吞噬逾6000条生命,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及疫苗。世界卫生组织8月宣布埃博拉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点评:这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规模最大、最严重、最复杂的一次疫情。重灾区西非经济贫困,医疗基础设施落后,卫生系统脆弱,亟需国际社会全方位的支持和援助。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提供援助,第一个派出专家组和医疗队,以实际行动诠释“真、实、亲、诚”的对非外交理念,引领国际社会援非抗疫行动。

互联互通

解释:各国在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上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大联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通过“互联互通蓝图”,为区域经济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点评:加强互联互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流通成本,增加便利,提高效率,是事关地区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是事关亚洲各国联动发展、共同发展的大事业、大文章。 (据新华社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