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金元 李铭暇 康定“11·22”地震已过去一个月,然而,那一幕幕画面依然闪现在我们面前,历历如新。 11月22日,似乎和往日一样,没有任何异常,康定县塔公镇夺拉嘎姆村的村民跟平时一样生活着。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下午16时55分,一阵剧烈的摇晃晃动了这个平静的小村庄。“当时,房子摇得很凶,东西全部掉下来了,墙也裂开了,好吓人。”“我们家房顶上的石头都垮了。”……提到地震,夺拉嘎姆村的村民至今依然心有余悸。 而灾难似乎并未就此离开,11月25日,距离塔公镇夺拉嘎姆村10公里处再次发生5.8级地震,这对受灾群众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据康定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地震是康定60年来受损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从这次地震情况看,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震源浅,波及面大,二是海拔高,灾损严重。”据了解,“11·22”重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11·25”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致使该县受灾乡镇达到三分之二,受灾面积9195.65平方公里,占该县全县面积的79%。又由于地震震中地处高寒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滞后,房屋结构以泥石结构为主,加之地灾和两次地震影响,全县192户房屋倒塌、3618户房屋严重受损、27309户房屋一般受损,受灾群众96216人,5人遇难,74人受伤,学校、寺庙、医疗机构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目前汇总经济损失35.24亿元。 灾情发生后,该县快速反应,立即行动,组建成立了以州委常委、康定县委书记唐强为总指挥、县长甲么为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综合信息、前线指挥部办公室、折东指挥部、应急救援、医疗救援、灾情收集统计、灾损鉴定评估、治安维护、舆论宣传等13个工作组。“我们前线指挥部在震后3小时到达震中开展工作,其余各组也在12小时内全部到位,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任务。”康定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甲么说。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