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国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灾后泸定人心安定
2014-12-31

泸定县党员干部检查群众受灾情况。

康定地震波及泸定县,造成该县“两镇六乡”高半山区85个行政村(社区)灾情较重,受灾人口2.4万余人,占全县人口的27.34%;城镇居民住房一般损坏468户938间,农村居民住宅用房一般损坏8446户33689间;直接经济损失8亿余元。

■ 姜涛 文/图

面对灾情,迅速有力组织救灾

地震灾情发生后,泸定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陆续召开四次指挥部工作会,安排查灾核灾、救灾物资储备、应急抢险、交通保畅等相关工作,并紧急下拨抗震救灾专项资金178万元,用于解决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医疗、临时居住等问题。同时,为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该县县委、政府按照“分级负责、辖区负责、部门负责”的原则,安排全县10个乡镇和相关部门深入灾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重点工程和险工险段,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特别是对学校、医院、道路、桥梁、水利设施、民房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核灾查灾,掌握第一手资料,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县防灾减灾、气象部门坚持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及做好地震天气运行趋势研判,增设临时流动观测站,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加强趋势会商研判,实时动态跟踪震情变化,全力做好余震防范工作;县公路部门组织人员对国道318线、省道211线沿线及县乡道路进行巡查,对路面障碍进行及时清除。

整合力量,力保救灾“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县公安、交警等部门整合110余名警力,在国道318线沿线乡镇设置11个卡点,对前往震中车辆实施交通管制,并于22日晚11时、23日6时30分对大型车辆及小型车辆有序实施分段放行;该县交通、公路部门在第一时间协调对S211线泸石公路(甘孜段)快速通道杵坭乡境内公路600余米边坡垮塌路段实施抢通作业;S211大岗山复建段随即也全线开通作为石棉自泸定方向单向通行应急救援通道,确保了省州救援车辆顺利通过泸定县境奔赴震中地区实施救援,保证救灾“绿色通道”的畅通。

同时,该县紧急调集3台客运车、1台货运车,来自全县各乡镇的80名应急民兵,于地震次日5时前往康定震中地区实施抗震救援。随后,该县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采购共计2.6万元的本地蔬菜、猪肉等,安排运输车辆火速前往震中灾区,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

开展抗灾自救,实现“三个恢复”

灾害发生后,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三个恢复”,全面开展抗灾自救工作。一是严格工作纪律,保持和恢复应有的单位工作秩序。地震发生后,该县县委、政府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立即返岗,严格值班制度;组织干部职工向结对认亲群众进行走访慰问、帮助查灾核灾、开展心理梳导,保证了信息畅通和及时、准确、全面地反馈信息,为抗震救灾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二是抓好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灾害发生后,该县国土部门在3名省地质调查院专家的指导下,组成四个工作组对受灾乡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排查,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县公路、交通部门组织4台保通车辆,25名工作人员对国道318线、省道211线沿线及县乡道路进行巡查,疏通道路9处,清理坍方600立方米;该县水务部门组织10名技术人员对受灾村组水利、渠系设施进行紧急抢修,紧急下拨救灾水泥90吨,人饮管道修复正抓紧开展。在相关部门的全力抢修维护下,县境内电力、通讯等设施基本正常。三是加强社会面的控制,恢复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灾害发生后,该县200余名公安、武警、消防全员全体出动,开展昼夜巡查、值班守护,全力加强社会稳控工作,切实保障了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