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他们为一圈之利、一圈之权,置党纪若罔闻,视国法如虚设,蚕食党和国家的肌体、败坏党和国家的声誉、鲸吞国家和人民的财富,种种行为让人触目惊心。近年来全国查处的领导干部拉帮结派拉小圈子的腐败案,给各地领导干部敲响了一记警钟。一个个小圈子,绕晕了多少曾经清亮淳朴的双眼,套住了多少曾经聪明智慧的头脑,迷住了多少曾经满怀修齐治平抱负的心性。但打虎拍蝇的无数事实证明,小圈子或有暂时之利,但终不是仕途晋升的“金钥匙”,也不是贪腐乱纪的“救命药”。因此,党员干部切莫走捷径,搞勾兑,围着小圈子打转转。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要杜绝拉小圈子,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把手”要自身过硬,带头讲党性、讲原则,作表率,守法纪,坚决反对小圈子,主动退出小圈子,警惕“小圈子”套牢“大前程”。做事要坦坦荡荡,能抵制各种诱惑,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来。要加大对各级干部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让各种苗头消失在萌芽状态。对于屡教不改、一心沉在小圈子的干部,绝不能迁就,要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进行处理。认清小圈子,抛弃小圈子,走出小圈子,需要我们回首看看来时路,四顾看看眼前路,抬头望望理想路,厘清并重塑我们的信仰与追求。 打破小圈子,还要善于运用民主监督这一法宝,切实保障党员干部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等关键环节,更要加强民主决策,让阳光充分照进来,使小圈子失去滋长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