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只有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原瓦卡村支部书记扎格罗布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是得荣县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2010年,34岁的扎西次仁当选村支部书记。四年多来,他带领村委一班人,推行干部包户制度,健全村民大会制度,形成了靠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的工作氛围。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支部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农业技术培训,增强党员的致富带富本领。每季度开展一次的党员义务劳动,成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展示平台。功夫不负有心人,瓦卡村支部真正成为“带富一方百姓、安定一方民心、维护一方稳定”的战斗堡垒,开拓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根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荣县提出了以葡萄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新战略,扎西次仁率先将自己的1亩耕地种上葡萄,并担任金太阳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与企业结成“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他的带领下,瓦卡200余亩葡萄长势喜人,套种的花生和独蒜亩收入达2560元,大大超过传统种植的收入,村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 “组织制度工作”三大保障助力基层党建 经常到基层走一走,就会了解到坐在办公室了解不到的情况,找到坐在办公室想不出来的良策。群众路线、干群感情,不是在机关“坐”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从2012年到甘孜州上任以来的870天时间里,州委书记胡昌升有302天“浸泡”在基层调研,没有一个假期,甚至一个周末,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全州千山万水,专程深入到全州325个乡镇调研,到乡村干部和群众中寻找甘孜发展稳定的对策和办法。为全州干部走基层、访群众、促和谐作出了最好的表率。与此同时,我州各县县委书记走完了2149个行政村,乡镇党委书记已走完13.2万户农牧户,累计收集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3万余件(条),这是强化“书记抓、抓书记”,落实“一岗双责”带来的可喜局面。 围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我州对乡村两级工作制度进行了一次集中梳理,区分“废改立”三种类型,累计修改、完善、废除规章制度1288个,印发了《甘孜州乡镇干部职工管理办法》和《甘孜州村级组织运行规则》,完善乡镇干部学习考评、联片包村、民事代办和村组干部坐班值班、工作例会、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绩效考核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乡镇干部管理和村级组织运行。去年开始,我州每年由州财政预算500万元,用于表彰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先进集体和个人;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州、县财政预算;州委书记、州政府州长给县委书记去信,要求今年村级办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必须按照省上要求兑现,目前,各县已基本落实。 结对认亲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公职人员倾情倾智、尽心尽责,扎实有效地开展结对认亲活动,不断深化党群干群关系。一年来,州、县共派出结对认亲小分队2.03万个,派出干部职工14.14万人次,各级各部门紧扣阶段任务和乡镇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安排小分队“带着任务”走亲访亲,做到了派驻前有计划、结束后有小结、确保每批次有交接。全州公职人员走访结对亲戚61.62万户次、206.67万人次,电话慰问39.73万人次;切实做到“有重病住院必访、有子女辍学或待业必访、有意外灾害必访、有老人去世必访、有思想异常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借助州群众工作信息平台系统,动态掌握并管理公职人员结对认亲的基本信息和工作推进情况。每名公职人员按照“结实每名家庭成员”的要求,在县统战宗教部门和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协助下,摸清、核实、掌握结对户家庭中是否有僧尼及僧尼基本情况,通过一年的努力,公职人员基本做到了“五个清楚”,实现了“两个确保”。 共建共创活动不断深化 “以往我们都是种玉米、土豆,一年下来只能够吃,没有剩余的钱,现在我们改种蔬菜了,收入也高多了。”泸定县岚安乡昂乌村村民杨丽英高兴地说。她由衷地感谢泸定县纪委机关支部对口帮扶岚安乡昂乌村,引导村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给她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泸定县纪委机关党支部到村里开展帮扶活动时,向我支部21名结对帮扶党员每人赠送了1袋高效化肥,按蔬菜净种面积向村民兑现了79袋奖励化肥,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昂乌村党支部书记代兴林高兴地说,自从纪委机关支部与昂乌村开展结对帮扶后,把700多米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硬化路,并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蔬菜种植,给村民送去了农资化肥等,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今年仲夏的一天,德格县呷中村呷中组80岁的老阿妈降占玛在自家院子里轻轻扭动水龙头,一股甘甜的自来水便喷涌而出。老阿妈捧着一捧甘甜的清泉水放进嘴里,一股暖流溢满心田:“这水很干净、很甜,是州统计局帮助我们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喝水不忘挖井人。”降占玛老阿妈深情的讲述了开展共建共创工作后,给村里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她说,过去,村民吃水非常困难,乡亲们为了下山取水,摔坏了腿,如果打翻了马背上的水桶,就前功尽弃。村民在冰雪覆盖的山路上,步履蹒跚,艰难下山背水。老乡们说,山路再难走也比不上吃水难!去年初,州统计局工作组到呷中村和尼木村开展共建共创活动,听着一个个令人心酸的取水故事,州统计局局长当场表示一定要解决乡亲们的人畜饮水问题。历时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饮水解困工程竣工通水。捧起甘冽的水,乡亲们笑逐颜开,感谢的话语说不完。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是我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年活动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4年,我州采取建强班子、建强队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规范管理使用村级活动场所、组织开展促进发展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共建共创活动。同时,根据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情况,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行业优势,运用“党群部门+软弱村、政法部门+问题村、经济部门+贫穷村、技术部门+产业村、统战部门+民族村”的办法,采取“一对一”或“几对一”的方式,实行支部共建“一支部一对策”,切实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一年来,机关党员设立先锋岗1443个、村(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13933个;双方党组织组建服务队、突击队1488个;开展党员“义工”活动1502次,其中参与党员1.7万余名;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6165件;走访慰问贫困党员、老党员等14万余人次,发放慰问金(物折资)2441余万元。 通过基层党建工作年活动,我州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大幅提升,用创造性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年的实际成效,接受了党组织和群众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