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
■ 黄新建
一
不论什么季节,去旅行终归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繁冗的手续,悠长的等待,终于于2014年10月15日12时15分,顺利登上英国航空公司,从成都双流机场直飞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的BA88航班,开始10天的异国未知旅行。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金钱,有限的精力,去看无限的风景。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闯进另一个与现在的我没有半点交集的世界,到达欧洲最繁忙的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此时是格林威治时间10月15日16时30分,也就是北京时间15日的23时30分。收拾纷乱思绪,于器物和合自然中,渡我心灵假期,让身心行走在自然,悠闲如自然,自在如自然……
亦舒说:“我喜欢伦敦,有点脏,有点破,有点文化,有点冷,一切恰到好处,叫人舒服,像一件凯丝咪羊毛衫穿旧了,从前是好货,但现在可以毫无禁忌地穿着睡中觉,搁洗衣机里洗得缩短三寸,但仍旧保暧轻便。多么妙。”
今天的“雾都”伦敦,天气晴好,抬头望天,行云流水似的云朵让人眩晕。曾经的伦敦使用褐煤,白色房屋都被熏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种古旧的褐黄色,房顶上的烟囱早已失去最初的意义,只剩装饰。如今的蓝天来之不易,在1952年2月伦敦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当四天后雾霾逐渐散去,有7000多人因这场雾霾丧生,政府因此痛下决心开始治理,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环保的法律。经过5、60年的治理,在今天我们才得以看到如此蓝天。
白金汉宫可能不是伦敦最美丽的建筑,却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宫室之一,此处是英国现任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的居所。这座位于圣詹姆斯公园、格林公园和白金汉宫花园所组成的园林间的宫殿,代表的是一份在世界上已逐渐消失的浪漫传奇、一种人人企望却遥不可及的权贵优雅。最爱圣詹姆斯公园的落叶大道,那一抹金黄,一捧温暖,一份遇见,在这清浅的秋,阳光正好,静谥安然。
伦敦天气多变,天上的云朵飞速流转,阴晴不定。登上泰晤士河的游船,远眺两岸,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伦敦地标——“伦敦眼”,它是为迎接千禧之年,合七国高科技之力打造而成,邻近西敏寺的国会大楼和大笨钟,又名“千禧之轮”,是世界首座景观摩天轮。
在泰晤士河畔议会大厦的北面,耸立着高高的钟楼,镶有大钟,名为大笨钟。每隔1小时,大钟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铿锵的响声,在数英里之外也能听到钟声的回荡。大钟共重21吨,铸造时耗资2.7万英镑。大笨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都会到钟楼周围,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
而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桥,以前在明信片中见过。在经济繁荣时期,每过一艘大渡轮,伦敦塔桥就开合一次,一天的开合达20多次,如今一周才开合一二次。由此对今天的英国经济可窥一斑。
下得游船,外观了国会大厦,一行人又匆匆赶往位于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然后去拜访福尔摩斯的家,那是所有侦探小说迷向往朝圣的地方,也是多年后的另一个被虚构出来人物——侦探柯南,心心念念要来的地方。
感受着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曾经的辉煌,一上午时间匆匆而去,体验着不同的风土和文化,细细品味路途中经过的每一站,在地图的某一个点上留下脚印。行走在路上,不仅是看美景,更多的是去感受途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
吃过午饭,下午参观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的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1759年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13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埃及馆是博物馆中最大的陈列室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东方艺术馆,这里除中亚、南亚和日本的文物外,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朝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历代稀世珍品就达2万多件,其他文物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敲碎后运到英国再拼回原样的就达27000多幅……
大英博物馆,不收门票,没有讲解员,所有掠夺收刮来的藏品就这样随意摆放着,参观游览者自由进出。你见或不见,我就在那里!帝国的那份傲然、漠视众生的贵族气息理所当然的在那儿存在着,似迎还拒,透露出一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疏离与傲慢,让所有前去参观的人们,愤愤然却莫可奈何。没有五彩霓虹,没有喧嚣嘈杂,恢宏沉静,却让人不容忽视。确实,所有的人事物,外在的热闹远不如内在的强大更让人心生敬畏。英国加入欧盟,却没有加入欧元区,坚持用他的英磅,而英磅的坚挺也与他千百年来丰厚资源的“积累”密不可分。
结束一天匆忙而充实的行程,已是下午6点过了,伦敦的气候四季分明,此时的季节已是秋天,傍晚6-7点天就快黑了,回到酒店,各自整理一天的见闻,开始寻找WIFI给亲朋好友发信息了。
二
剑桥,一个似乎充满着浪漫情怀的地方,虽不怎么喜欢徐志摩,但因他的一首《再别康桥》而心生向往。
在剑桥游康河,感受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河,徐志摩眼中的康河,不论是夏绿或秋黄,总是那么徐徐自得、柔情万种。
来到温莎城堡,听导游讲着有关城堡主人的传奇故事,仿佛回到小时读《格林童话》时分,主人公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为爱放弃王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辛普森夫人双栖双飞,犹如童话故事最后“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们的爱情故事自有后人评说。生活的记忆,就让它留在最安然的片刻……
提起牛津,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会是闻名于天下的牛津大学,的确,牛津城无论什么地方都随时散发着文化的气息。牛津,这座不朽之城,它既有都会的气味,又有大城的格局。一座座庞大的牛津的学院,门墙外,车水马龙;门墙内,鸦雀无声,仍似中古世纪。
丘吉尔庄园——布莱尼姆宫,是英国唯一一座既非王室所有、也非宗教建筑,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之一温斯顿·丘吉尔就出生在这里。布莱尼姆宫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庄园主体建筑由两层主楼和两侧的庭院组成。外观混合了克林斯式的柱廊、巴洛克式的塔楼,高高隆起的三角壁,形成错落有致的正立面线条。进入大厅,周围分布着沙龙、接待室、图书室、客厅等,都环绕着小型庭院,通过游廊与中厅相连。室内陈设着家族油画、壁毯及各种装饰摆件,每一件都出自名家之手。庄园占地约1600多亩,这里记录了丘吉尔的一生。
时光在走,我们在走,一路看风景,看人文,看建筑,把一天当做一年,邂逅一处,也总会错过一处,记住着遗忘着,沉淀着怀念着……
莎翁小镇,美丽而迷人,是一代文豪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故居。
约克是英国的北部首府,由罗马人兴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小镇位于伦敦和爱丁堡之间,曾经是北英格兰的行政和军事重镇。市区四周被中世纪城墙包围,路边木结构的房屋至今保存完好,处处残留古老风情,弥漫着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气氛。经典的建筑,保存完整的中古街道,古老的城门,威严而有气势,怀旧古朴的约克见证着英国的历史。这里因为历史悠久,老房子众多,所以关于鬼怪的传说也不少。快到西方的万圣节了,节日气氛浓烈,仿佛每一座中世纪的古堡里都居住着一个吸血鬼。
几天的行程,想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个国家的人文、风景,匆忙是不言而喻的。累却充实着。
三
一路向北,横穿英格兰,来到苏格兰的爱丁堡。
城堡中展示着苏格兰王冠,这是欧洲最古老的王冠。还有著名的命运之石,院子里则有苏格兰国家战争纪念馆,收藏了各种武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把长达5英尺的巨剑。地下室中的大炮造于15世纪,曾参与过200多次战役。
每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城堡前都要举行著名的军乐队分列式演出,来自世界各国的军乐队各具特色,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排在第一个出场的苏格兰军乐队,风笛、苏格兰裙是他们的标志。
稍做停顿,穿过小小的苏格兰,准备坐渡轮前往北爱尔兰的首府贝尔法斯特,遇上大风暴,滞留码头10小时。瞬息万变的天,不可琢磨的大海,一会儿狂风大作,一会儿东边日出西边雨,风雨雪雹交替而至,见识到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到最后,经历风雨终于见到彩虹。这就是旅行的魅力,不单在脚上和眼里,更应该是在心底。旅途的未知犹如生命的无法预计,不可抗争与不可抗力,唯有安然当下,方不至自乱于心。行走在路上,体验一种回归内心的人生之旅,找回被自己忽略的东西,一种真正的自然。
由于耽误一天的行程,贝尔法斯特休息一晚,便没做停留,第二天一早,为了不留遗憾,跨越国界,先赶去爱尔兰的“巨人堤”。一路风尘,看沿途陌生的风景,呼吸不一样的空气,捕捉窗外快速掠过的广袤大地,一闪而过的片片美景,此时正值清秋时节,风吹草地见牛羊,数树深红出浅黄。满眼的英伦田园风光,童话般梦幻的房子,伴随耳机里“秋日私语”的悠扬琴声,抛开人声的嘈杂浮躁,放下一切去感受当下,学着在遇见中感恩,在经历中感动,在包容中让心释怀……
十天的行程,带着一颗喜爱的心,一双发现的眼,在目不暇接的欣赏人文景观中匆匆结束,归乡心切。
出发,回归,然后又出发再回归。在每一轮起点和终点中,不断审视自己,认清自己,丰满自己的人生,懂得生命的真谛。旅行,是一段时间里空间的改变,无论那改变有多么大,我知道我终将回去。回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但回去,和从未来过,是不一样的。这世上的种种,我们早已熟识无数年,远行只为重逢。
人生没有最完美的旅程,天涯曾相见,但已遥远。沿途风起云涌的炫丽,那些灿若烟火的精彩,都在微微一笑中,云淡风轻。就让这几枚从“英爱”随我一路归来的红叶,伴我回到最初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