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州政协在州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引领广大委员和各界人士,坚持团结民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履职,为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用满腔赤城书写了一曲服务大美甘孜的壮美乐章。
围绕中心,凝心聚力,合奏发展最强音
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是来自甘孜州人内心的期盼,也是甘孜州政协人矢志奋斗的方向。交通建设、水电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农牧业现代化……围绕甘孜州发展的方方面面,甘孜州政协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积极围绕州委、政府中心工作,用智慧合奏发展最强音,用行动实现履职忠诚。
充分发挥政协在建言献策上具有独特优势,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向党委、政府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和建议,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全年召开各类会议18次,55%的委员参加协商议政,邀请164名群众代表旁听会议。在三次全体会上,近1/3的委员撰写发言材料,遴选8名委员大会发言,140人次委员参与小组讨论。增加常委会密度,围绕民营经济、农牧业现代化、中藏药业发展、食品药品安全,开展常委会议政协商,形成意见建议115条。
州政协主席易凡在年初的工作安排会指出:“随着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州党政干部执行力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课题”。经十二届州政协党组会议确定,“党政干部执行力”专题调研课题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围绕执行力建设,州县政协委员深入18县、45乡镇、126村、128个部门和企业,走访各界人士1200余人,全面掌握实情,形成《政协甘孜州委员会关于我州党政干部执行力建设的调研报告》。州委书记胡昌升在《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调研深入报告实,请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就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应对措施,作为全州群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的重要内容来抓。”
“生态环境建设”作为2014年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州政协由三位副主席分别率队,带领4个专委会和州级相关部门、州县政协委员组成3个调研组,采取州县政协联合、州县政协委员联动的方式,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深入73个县(局)和乡镇、46个企业和矿区、48个景区和工程施工现场,广泛了解情况,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了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
专题视察活动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政协了解实情、体察民意的有效途径,也是政协建言立论的重要基础。搞好专题视察对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促进政协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法治甘孜建设,州政协组织部分州县政协委员,深入九龙、炉霍、甘孜等地开展专项视察。形成的调研视察报告、建议意见摘报等,获得州委、州政府首肯,领导及时批示,相关部门研究落实,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始终坚持履职为民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为使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成为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民谋利的过程,成为关注民生、促进民生问题切实得到解决的过程,发挥自身优势,致力民生改善。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方式积极献策,推动热难点问题解决。不断完善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提案办理协商等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加大提案办理质效,力求让每一件提案“落地有声”,促使提案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措施,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增添动力。三次会议以来,63件民生提案全部办结,150余条民生建议有序办理。一年来,州县政协委员真心走亲访亲,争取和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万元,慰问群众钱物746万元,指导解决生产生活困难3200个;真情同心同向,开展寺庙僧尼恳谈会近770次,协助解决问题380个;真力爱心帮扶,凝聚释放正能量,爱心捐款近400万元;真智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1667场次,受教育群众近30万人次;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抓好共建共创,取得新进展。州县政协机关召开献策会705场次,提出“全覆盖”工作意见建议3690余条;开展政策和法制宣传教育1041场次,受教育群众11万人次;反映社情民意2003条,协调解决群众困难近700个。特别是在康定“11·22”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广大委员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开展义诊,主席会议成员迅即协助工作、募集救灾物资、组织机关职工捐款,协调争取救灾物资价值45万元。
一份份凝集智慧的报告,一条条饱含心血的建议,正是政协人在推进甘孜全面小康进程中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致力维稳,同心协力,协奏和谐主旋律
作为全国第二大藏区,受特殊的地缘政治影响,甘孜州不仅要面对发展重任,还要维护地方和谐,这对甘孜州政协人无疑又是一个重任和考验。州政协自觉把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旗帜鲜明地与达赖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作斗争,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围绕维稳重点,着力长治久安,紧紧抓住思想认识“困惑点”,矛盾问题“易发点”,稳定工作“集中点”,及时组织召开政协委员座谈会和常委会,通报情况,研判形势,协商对策,形成加快发展激发社会活力、保障民生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矛盾推进社会管理、优化服务促进管理创新、立足基层抓好固本强基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得到州委的高度肯定和充分吸纳。
建言社会治理建设。主席会议成员积极围绕依法治州、基层组织建设、寺庙创新管理等理性建言,广大委员紧扣社会网格管理务实献策,共提出意见建议450余条。
积极参与反分维稳。在重要维稳敏感时段,主席会议成员切实深入联系县、乡村、寺庙和群众,开展教育,收集舆情,助推主动创稳,协助解决资源开发矛盾,协调做好活佛坐床、寺庙内部建设、石渠“8·12”事件处置等工作。
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由分管副主席带队,深入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学习考察,提出工作建议12条,得到州委主要领导的亲笔批示予以高度肯定。
切实加强联户联僧。及时研究制度,切实提出要求,致力抓好工作落地。全国、省、州、县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联系僧侣4796名,反映僧人意见建议近4000余条,解决实际困难6000余个。
躬身维护宗教和谐。广大委员特别是藏传佛教界委员务实贯彻“三基本”理念和“两个到位”,深入开展“五二三”主题教育,加强管寺管僧,创建平安寺庙,促进宗教和谐,为社会和谐稳定付出了心血。
坚持驻守基层一线。广大基层政协委员长期蹲在项目建设、寺庙工作和矛盾纠纷一线,当好政策法律宣传员、社会舆情调研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协商解决矛盾纠纷近万起。
履职尽责,务求实效,谱写探索新乐章
甘孜政协人在履行政协职能这一主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用心在政协履职这一检验中填写答卷。
政治协商是政协履职的三大职能之一。深入推进协商民主,是甘孜州政协在2014年的积极探索。政协民主协商的过程,既能促进党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又有助于形成融洽和谐、良性互动的局面,对推动科学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州政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探索发挥政协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优势的新途径,深入推进协商民主新实践。在推动协商平台建设上,根据协商民主的发展和需要,指导康定、乡城、白玉等县探索乡镇(社区)政协工作站点建设,明确站点职能职责,为延伸政协工作触角、服务基层委员、有序引导群众政治参与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开展基层协商上,主席会议成员依托“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注重在协商议政中引导基层民主协商。先后围绕政协教育实践活动、政协现代化履职、依法治州、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抗震救灾等问题,走访65个乡镇、1600人次干部群众,开展座谈会84场次,收集基层意见830余条。在推动对口协商上,将对口协商与视察、评议、约谈、座谈相结合,消弭专委会对口协商“短板”。确立民族团结进步、觉姆寺作用发挥、预防职务犯罪、科技人才培养、土地管理、林业助农增收、档案管理与运用等七个课题,加强对口联系,开展对口协商,共找问题,共商对策,达到了政协协商形式更灵活、协商更深入、成效更实在的目的。在深化提案办理协商上,坚持把协商贯穿于提案工作全过程,交办时超前协商,增加预交办环节,实行提案集中交办,提高交办效率。继续实行重点提案督办协商,运用领导领办、视察推办、调研促办等方式,畅通承办单位、提案者和政协组织三方协商渠道,提高重点提案办理质量,推动面上提案办理。全年立案提案全部办复,意见采纳和落实率、委员满意率创新高。
对民主评议的创新,是甘孜州政协在2014年里的又一大探索。2014年里,甘孜州政协的民主评议是组织动员力度最大、参与层面最广、历经时间最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次履职活动,活动重视群众的参与,把民主评议的话语权和表决权交给广大群众,使评议活动从政协委员延伸到委员所联系界别群众以及社区,充分听取并真实反映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提高了评议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活动侧重于对被评单位的执法执纪和行风政风情况,针对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公正执法、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整改落实建议;民主评议工作通过座谈、问卷和落实反馈等形式,在被评单位和社会群众之间建立了一个民意表达、信息交流、理解沟通的渠道,推动了广大群众与被评单位的平等交流。
勤练内功,强基固本,同唱政协“好声音”
州政协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履职效能的根本保证,着眼于人民政协事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履职现代化水平。
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州政协机关紧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和总要求,注重党员干部率先垂范,重视党员委员以身作则,密联系政协实际,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学习有广度、征求意见有深度、查找问题有强度、整改落实有力度,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群众观念增强。通过广泛学习和深入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严三实”、和谐文化建设等专题讨论,广大委员和机关人员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坚定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和行为自觉。二是查摆问题深入。开门开放搞活动,向政协委员、人民团体、政协参加单位和县政协发放民主评议表1000余份,召开座谈会18场,征求意见建议近200条。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四必谈”,用党章、廉政准则、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先进典型作镜子,见人见事见思想,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出“四风”问题14个突出表现,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纪律观念等方面深剖根源。三是整改落实有力。从委员和群众最期盼、反映最强烈的事情入手,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具体措施,真抓真改。注重制度机制建设,切实用管用制度就诊不良作风,靠合理规章破除“庸懒散浮拖”顽症,以重点突破推动作风整体好转。教育活动期间,共修订规章制度56个,新建规章占一半以上;针对会议文件数量、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干部作风问题,抓实专项整治,州政协会议活动、文件简报、“三公”经费支出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6%、11%和32.7%。
为了深化人民团体合作,甘孜州政协尊重和保障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履行职能的权利,积极为其参政议政创造条件。邀请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优先安排会议发言,优先将人民团体提案列入重点提案,跟踪办理落实。
为了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州政协根据情况及时填补委员和常委,保持委员和常委结构动态平衡。通过片区培训、赴外学习等搭建能力提升平台,采取召开形势报告、政情通报等会议搭建知情平台,组织界别活动、视察调研等搭建履职平台。
为了强化专委会基础作用,州政协加强了专委会之间的工作联动,增强专委会活力和成效。各专委会围绕常委会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委员开展学习交流、调研视察、评议约谈,积极反映委员意见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州政协以和谐文化建设为目标,以创建“五型”机关为抓手,依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群众工作全覆盖、专项整治等活动载体,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推动机关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出台机关人员行为守则,修订完善工作规则和制度,改善办公条件,加强服务保障,改进绩效考评,努力营造厉行节约、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坚持把宣传、文史等经常性工作作为发挥政协优势、体现政协特色、凸显政协亮点的基础性工作,抓深、抓细、抓实。加强政协工作宣传,在各级各类媒体讲好政协故事、塑造政协形象、传播政协声音。不断丰富政协网站和内刊内容,指导性、人文性和可读性增强。坚持“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强化州县联动,推动部门协作,促进文史工作由“零散”向“系统”、内部资料向公开出版转变。完成《西康史拾遗》公开发行,校审《藏族史前文化信息初探》文稿40余篇,征集多篇文史稿件。
广泛开展团结联谊。加强同历届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干部联系,不定期组织联谊活动。加强同各级政协联络合作,争取全国政协、省政协、上海政协、雅安政协、友好企业、友好人士等社会各界爱心助推旅游发展、教育卫生、抗震救灾等民生事业,捐赠物资价值70余万元。加强同县政协指导,进一步形成了协调联动、统筹互动的工作格局。
(本版文/图由州政协办公室州政协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