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辉 宣传教育受追捧 2014年6月9日,在理塘县最大的虫草采集地阿加沟,来自格木乡迦须村的牧民赤称巴登在观看完由该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体育局演出的藏语版小品《虫草的故事》后,激动地说:“这个节目太好了,欢乐之余还起到了警示作用。”理塘县是我州南路重要的虫草产区,每年虫草季节,州内各县,省内雅安、凉山,省外青海、西藏等地采集人员集中涌入曲登等四乡主产区采集虫草,采集人员最多时达到6万余人。自2012年全州群众工作全覆盖开展以来,每年的5月至7月,理塘县干部就把办公室从机关、乡政府搬迁到了海拔4500到5000米左右的虫草采集点,与采集虫草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靠前服务、跟进管理,切实解决采集虫草的群众出行难、看病难、业余生活枯燥等问题,同时,把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宣讲到了雪山草地上和老百姓的帐篷中,积极为老百姓答疑解惑,深受当地牧民群众赞扬和欢迎。 为破解我州宣传手段滞后、意识形态领域覆盖难、基层群众听不到党委政府声音等难题,我州千方百计聚心力,采取编印连环画、组建马背文艺宣传队、服刑人员现身说法、送科技卫生法律下乡、开展一月一读报日等方式,开展“爱国守法感恩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群众知国情、晓法律、懂政策、感党恩,把政策、法律和信息送到了群众身边,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 我州各县在群众宣传教育形式“规定动作”之外,纷纷根据本地特色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泸定县通过“百姓大讲堂”建立群众宣教人才库,开展“四德”教育,深受群众喜爱;丹巴县采取“啦啦调”、群众工作微电影等形式,不断丰富群众宣传的新载体;道孚县开展“菊美多吉故乡在行动”、“群众工作自助讲堂”、“村村响”广播宣传等系列活动;炉霍县大力弘扬寻亲感恩精神,不断完善群众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巴塘县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深化群众宣传教育;德格县建设乡镇法治读报点,创新形成“6+3”宣讲模式。 为让宣传教育入脑入心,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爱国守法感恩团结”主题,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去年9月开始,一场场名为“爱国、守法、感恩、团结——2014年州委群众宣讲团和谐乡村行”宣讲活动,走进了全州农牧区的66个乡镇。在雅江,从普巴绒乡到西俄洛乡再到祝桑乡,州委宣讲团的讲座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前来聆听。州民干校高级讲师仁志降泽用一口流利的藏语,围绕“爱国、守法、团结、感恩”宣教内容,结合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存在的思想困惑,深入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阐释了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深入人心,既阐明了当前藏区发展的中心和出发点,又解除了群众心中的疑惑,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牧民们盘腿而坐,听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爱国、守法、感恩、团结——2014年州委群众宣讲团和谐乡村行”宣讲活动,聆听宣讲的群众,最少的一场500人,最多的超过了3000人,远远超出每场300—500人的预期。 去年,全州开展各类主题宣讲8870余场、典型宣讲4280余场、“1+N”宣讲10480余场,现身说法服刑人员宣讲10场。开展“送文艺”下乡961场,观众33.06万人次。“送科技”下乡56场次,送书籍2.25万册,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5.75万份,接受培训43624人次。组建医疗队874支,派出医务人员5497人次,义诊群众64.1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4.43万份,发放免费药品总价值60.70万元,培训基层医务人员7652人次。州级送法下乡89次,受教育群众10764人次;县级送法下乡1773次,受教育群众40426人次。开展“一月一读报”活动29980场。《甘孜日报》藏汉文报、《康巴传媒网》刊发综述、消息、通讯、评论等827篇条,播报藏汉双语电视新闻507条,滚动播出宣传标语550次。驻州各新闻媒体开设群众工作全覆盖专栏,发送稿件、图片240篇幅。 共建共创强基础 “11·22”康定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广大党员站在抗震救灾最前沿,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吹响抗震救灾“集结号”,带头承担最繁重、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让党旗在灾区飘起来。据统计,全州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突击队369支,5514名党员干部深入灾区一线开展查灾核灾、运送物资、转移群众、交通保畅、治安防控等工作。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