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永才 2月11日,州政府5楼会议室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考生”为全州18个县的县委书记,考题是“开放性试题”——党组织书记落实党建责任制述职。州委、州人大、州政协主要领导,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州委委员、后补委员,州法院院长、州检察院检察长,以及不是州委委员、后补委员的州委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县长、部分省州县党代表和基层党员代表等组成的百人“考官团”,现场为此次“年度大考”进行了评议。 这是我州召开的“2014年度党组织书记落实党建责任制述职评议大会”,是对全州各县“当家人”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一次集中检阅。作为一名经常“泡会”的老记者,我着实对这次会议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开门见山的形式、精短翔实的内容、高效务实的会风,充分展现出了工作作风的新气象。 “希望大家在发言中‘捞干货’,讲短话。”大会主持人,州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洋开场就言简意赅地为这场“考试”定了“调子”,要求所有“考生”谈成绩更要谈问题、讲思路更要明确措施,切忌空谈、泛谈。 仅仅一天时间,全州18个县的党委“一把手”依次亮相,对照党建责任制逐一述职,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没有空话套话,更无假话瞎话,全是榨干了水分的干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怎样整改,(紧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