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聚焦两会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特别策划

第03版
要闻.综合新闻

第04版
聚焦两会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3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会短新闻
2015-03-04

我国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将亮相海南

“太空摆渡车”远征一号首飞在即去年1000万减贫任务超额完成22省份明确今年改革国企高管薪酬超4万亿央企境外资产游离于国家审计之外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研制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高的航天运输系统工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实体即将于海南发射场“亮出真容”,进行它自问世以来的第一次“实战演练”。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即将进行的“实战演练”——发射场合练工作,关键任务之一是要完成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低温推进剂试验,进行两次以上的低温推进剂加注、停放、泄出演练,预计历时3个多月,时间跨度之长属我国运载火箭之最,将全面考核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流程合理性,火箭与发射场及地面系统接口的匹配性,担当起执行探月三期发射任务的重任。

“航天发展,运载先行。”梁小虹介绍说,作为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可将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大幅提高2.5倍以上。同时,该火箭以“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高”为目标,坚持“通用化、组合化、系列化”的设计思想,有力带动现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升级换代,牵引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发展,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基石和主要标志。

“太空摆渡车”远征一号首飞在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2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我国新一代上面级远征一号即将迎来诞生后的首次“太空之旅”。

远征一号的成功研制改变了上面级与火箭原有固定、单一的组合状态,创造了灵活、多样的组合模式,大大提升了我国火箭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了我国火箭在国际发射市场的竞争力。

远征一号上面级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是在火箭上增加的独立的一级飞行器,一次可发射多颗航天器,在火箭将其运送到一定轨道后,能自主飞行,多次点火启动,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轨道空间。今年,远征一号将与长征三号丙火箭共同执行发射任务,在火箭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后,独立地将要发射的卫星直接送入预定轨道。远征一号因能像摆渡车将车内的乘客送到不同地点一样,将所运载的航天器送入不同的太空轨道,而被研制人员形象地喻为“太空摆渡车”。

去年1000万减贫任务超额完成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3日介绍,经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2014年度减贫目标超额完成,全年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32万。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年度减贫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刘永富介绍,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16万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按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测算,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减少14.9%;贫困发生率为7.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从贫困人口区域分布来看,西部地区尚有贫困人口3600万,占全国一半左右,中部有2461万,东部有956万。

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省份有6个,分别是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其中贵州贫困人口最多,达到623万。贫困人口在300万到500万之间的省份有4个,分别是河北、安徽、陕西、甘肃。

22省份明确今年改革国企高管薪酬

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已于今年年初正式实施,地方国企负责人薪酬会否随之而“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明确今年将推进所属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

记者根据各省区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所作统计显示,全国已有北京、上海等22个省区市明确将对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其中,上海、广东等4省市在提出薪酬制度改革同时明确将推进包括“选聘职业经理人试点”在内的用人制度调整,河南、广东、山西等3省提出规范履职待遇、职务消费或业务支出等。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随着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进入实施阶段,中央部门所属企业以及省属国有企业薪酬改革也将于今年年内实施,各地具体改革方案须在一季度末以前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后实施。

记者注意到,各省区市在明确对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进行改革的措辞不尽相同。比如,北京是“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上海是“统筹推进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河南、四川等省是“合理确定国企管理人员薪酬水平”,河北是“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制度”。

事实上,一些省份所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已经开始。广东省即已在2014年启动省属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对国企负责人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超4万亿央企境外资产游离于国家审计之外

中央企业有多少境外资产?截至2013年底,110多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5万亿元,根据国资委统计的境外经营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2.5%计算,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超过4.3万亿元。这些资产有多少是纳入审计监督的?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给出的答案是“基本上没有进行审计”。

据董大胜委员介绍,在过去多年实践中,不成文的做法是审计署只对110多户中央企业中的57户进行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其余企业由有关部门组织或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对其他中央部委所属的企业,审计署没有审计过;同时,对中央企业越来越大的境外投资也基本上没有进行审计,存在着国有企业审计大量空白点。

“这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审计机关职责和权限,我建议把所有的国有企业,包括境外投资都纳入审计监督视野,对国有企业实行国家审计全覆盖。”董大胜委员说。 (本栏据新华社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